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防风潜在功能的发掘与利用(2)

三、防风古今功用比较分析

1.防风功用古今相同部分考察分析

自《神农本草经》确立防风以“主大风,风邪”的核心功用之后,历代本草均围绕风邪不断增加,如除痹、止痉、胜湿等。古代方剂将其应用到中风、外感风邪、痹病、痉病、疥癣瘙痒、风头痛、血风体痛、伤寒等。2010版《药典》确定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增加“疏肝理脾”功能,用于肝气乘脾,肝胃不和,腹痛吐泻,如痛泻要方。现代对防风功用的认识与古本草和古方剂中确认的防风功用基本吻合。

2.防风功用古今差异部分考察分析

(1)稽古发隐

1)息风止痉

中医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内风”与“外风”两种。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兼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也以祛风通络为重,兼顾补虚扶正。唐宋以降,特别是金元时期,“内风”之说盛行,认为本病是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而发病。清代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在《普济方》数据库中,有543首含防风方剂治疗中风病症;又有防风治疗破伤风、慢惊风、风脚弓反张、痫、急慢惊风、肝风筋脉抽掣疼痛等痉病303首方剂。尽管中风及痉病中一些病症或与外风有关,但很大一部分是与内风有关,据此可以推断防风具有息内风而止痉挛的潜在功能。而2010版《药典》仅强调防风祛外风及治疗破伤风的功用,未论及其“息风止痉”作用。

2)安神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日华子本草》首载防风主“益神,心烦,能安神定志”,古代方剂中有142首治疗怔忡惊悸、血风惊悸、风狂、风恍惚等。本草、方剂所论基本吻合,而《药典》中未能收录防风安神功能。

3)补虚

《日华子本草》新增防风主“男子一切劳劣,补中,五劳七伤,羸损”,古代方剂中有111首治疗虚劳,108首治疗五脏虚损,83首治疗肝肾虚损之目昏暗,提示防风有补虚功能。遗憾的是,这一功能同样未能得到《药典》的认同。

(2)疑问

本草文献记载防风“主上部见血”,含防风古代方剂有12方用于“肠风下血”,崩中漏下4方,脏毒下血2方,大便血1方,诸失血1方,但未明确治上部出血者。本草称其“止盗汗”,从症状角度检索,古代方剂配伍防风治疗汗出有25方,治疗自汗21方,盗汗有17方,多汗16方,汗出不止8方,虚汗2方;从病名检索,治疗盗汗2方,治疗漏风4方。虽配伍应用频次未居高位,但也属常用药物。《药典》并未予以收载。但传统名方玉屏风散用于表虚自汗却得到当今普遍认可,防风配伍其中的作用得到古代方剂的认证。这样以来,防风是否具有止血、止汗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另外,《本草经集注》最早记载防风“杀附子毒”,《本草纲目》用其解“乌头、芫花、野菌等毒”,《得配本草》用其“解诸药毒”,而古代方剂未见用其“解诸毒”。

再者,古代方剂用于目赤肿痛182首,热毒疮疡146首及热病51首,均与热毒炽盛有关,提示防风可能有清热解毒品之功,似与防风辛温之性不符,对此尚需作深入研究。

3. 防风潜在功能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现已明确,防风古今功用存在差异。在古代本草、方剂中比较广泛使用的功能,《药典》和《中药学》弃之不收者比较突出。从历代本草记载和古代方剂应用,可以归纳出防风治“中风”,安神、补虚、止血等潜在功能。深入考察即可发现,一些潜在功能已得到当今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证实。

(1)防风 “息风止痉”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从中风之半身不遂、口咼、舌强不语症状描述可知,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脑血管病。王月华[2]等研究含防风复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结果表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可显著改善神经症状障碍,延长倾斜板停留时间,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中 MDA 含量升高、SOD 活性降低及 NOS 活性增高;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导致的大鼠认知能力下降[3];改善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大鼠脑线粒体损伤[4]。施小梅[5]等研究祛风通络方药(麻黄、桂枝、防风、黄芪等)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梗死体积、降低内皮素及其基因表达。

历代均将小续命汤、侯氏黑散、大秦艽汤等作为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剂,三方中均含有防风。周山[6]运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效果;杜胜利[7]等运用侯氏黑散治疗中风偏瘫60例,有效率90%;屈小元[8]运用大秦艽汤化裁治疗急性脑梗塞42例,总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王风仁[9]等研究表明:防风对戊四唑及硝酸士的宁所致小鼠惊厥,可使惊厥发生的潜伏期延长,生存时间延长。

(2)防风“安神”的实验研究

防风水煎剂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的影响和对小鼠自发活动影响实验表明,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10]

(3)防风“补虚”的实验研究

一般认为,中药的补益作用体现在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滋补强壮和延缓衰老,改善病后或产后虚弱状态等方面。防风多糖JBO-6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重量,提高胸腺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也能提高LPS诱导的脾B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NK细胞杀伤L929细胞活性。由此可见防风可增强体内免疫功能[11]

(4)防风“止血”的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12],防风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激酶时间,提示防风可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毛细血管的功能,具有明显的抗凝功能。防风超临界提取物可以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提示其可能具有促凝血作用[13]

杨风利[14]等用防风秦艽汤治疗肠风热毒型内痔出血200例,对于每次便血量不超过25ml的患者,服用本方效果均显著,每次便血量超过25ml的则效果较差。其中180例便血均消失,10例症状有所改善,6例无效。

通过对本草学和古方书的比较分析,发现防风有多种潜在功能。其中一部分得到药效学研究的证实,尚有部分潜在功能有待验证。鉴此,建立一种由古代方剂数据库检索含某药方剂的病证分布的分析、药物功能的提炼、实验验证和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学体系,不断挖掘药物的潜在功能,通过系统论证使之成为确定的新功能,有利于中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1998

[2]王月华,贺晓丽,杨海光,等.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中国药学杂志,2012,47(3):194-198

[3]王月华,贺晓丽,杨海光,等.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损伤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91-98

[4]王月华,贺晓丽,李晓秀,等.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的保护作用.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5):569-576

[5]施小梅,蔡定芳,戴巍,等.祛风通络方药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内皮素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6-9

[6]周山.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神经缺损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1,43(5):17-18

[7]杜胜利,周新华,张天喜.运用侯氏黑散治疗中风偏瘫60例观察.中医临床与保健.1990,2(4):12

[8]屈小元,赵恒芳.大秦艽汤化裁治疗急性脑梗塞42例.陕西中医,2005,26(11):1155-1156

[9]王风仁,徐秋萍,李璞,等.引种防风和野生防风水提物解热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的比较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2):730-732

[10]唐荣江,闵照华,徐诚愈.防风的药理实验研究.中药通报,1988,13(6):44-46

[11]周勇,马学清,严宣佐,等.防风多糖JBO-6体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27

[12]吴帧久,金光洙,金正男,等.防风的抗凝作用实验研究.延边医学院学报,1994,17(1): 16-19

[13]高英,李卫民,荣向路,等.防风超临界提取物的止血作用.中草药,2005,36(2):254-256

[14]杨风利,余静. 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出血200例体会.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0):716

《中华中医药杂志》已拟定发表。

姜开运撰写/梁茂新指导

防风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1)

摘要: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药典》一部和《中药学》中防风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安神、止血、止汗、解毒和补虚功能,以及古代含防风复方治疗目赤肿痛、热毒疮疡、惊悸、虚损、目昏暗等病症,《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治平肝息风、安神、补益、止血是防风的潜在功用。

关键词:防风;《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潜在功用

先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对一味中药跨病种检索,可得含此药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即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频数,再与历代本草学和《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便可反推此药物的基本功能,获取对药物传承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采用上述方法全面挖掘防风的传统功用,借以发现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并通过论证扩大现实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 防风历代本草学功能主治考察分析

防风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云其“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虽列上品,却未论补益,多以“祛诸风”为用。此后,《名医别录》补充主“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病症,扩大了诸风范围,但字乳和金疮不在其列。《本草经集注》诸病通用药将其列为“诸风通用”诸药之首,再度强化祛风功能,并可“杀附子毒”。《药性论》新增“主心腹痛”;所治“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主骨节间疼痛”,亦属风邪为患。《日华子本草》增益甚多,称防风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痪,通利五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首次突出补益诸虚(劳劣、补中、五劳七伤、羸损)、调畅气机(通利五藏关脉、匀气脉)和安神(心烦、益神、安神定志)功能,与前期本草学祛邪主治外风明显不同。风赤眼当为肝经风热,目风泪出(止泪)多属风寒,以辛温防风调治,乃取疏散风邪之用。

金元以降,防风功用续有补充。《药类法象》谓其“泻肺实如神,散头目中滞气,除

上焦风邪。”肺实者,肺热也。此与防风辛温之性似有不符。《用药心法》称其“去湿之仙药。”《本草纲目》用治自汗不止,崩中,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得配本草》“治一身尽痛,目赤,冷泪,肠风下血”、“遍体湿疮,能解诸药毒”。《本草从新》除“经络留湿,主上部见血。”《本草易读》则治骨蒸疼痛并止盗汗。至此,历代本草学对防风功用的认识已臻完善。

综合诸家本草所述,防风功能大致概括为:(1)疏散风邪(恶风、头眩、风赤眼、目赤、冷泪、头面风);(2)祛风除湿(风痹、湿痹、四肢挛急、行履不得、瘫痪、湿疮、经络留湿);(3)止痛(头痛、骨节疼痛、胁痛、胁风、心腹痛、一身尽痛);(4)安神(益神、安神定志、烦满、心烦);(5)止血(上部出血、肠风下血、崩漏);(6)止汗(自汗、盗汗);(7)止痉(内痉);(8)疏肝(通利五藏关脉、匀气脉);(9)解毒(解附子、乌头、芫花、野菌,诸药毒);(10)补虚(劳劣、补中、五劳七伤、羸损)10个方面。

二、防风古代方剂配伍应用规律考察分析

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功用与其在古代方剂中配伍应用之间的吻合情况,是考察两者差异性和差异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发现可能存在失传功用的重要手段。现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确认含防风复方治疗病症的总体构成和分布规律,借以提炼防风古代临床应用的功能主治,再与历代本草和2010版《药典》一部相对照,深入考察这一问题。

1.含防风复方治疗病症分类

以防风为关键词,在整个《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检索,得含防风复方4646首,用于834种病症。为便于对含防风复方所治病症构成进行分析,对配伍频次≥5次,相同或相近的病症作分类归纳整理,得含防风复方3125首,用于223种病症。

不难看出,含防风复方治疗诸风者居多。由于风邪所致病症性质不同,故将风邪所致病症分为中风、外感风邪、痹病、痉病、疥癣瘙痒5类。中风包括中风半身不遂、风瘫痪、偏风、柔风、风痱、风亸曳、中风口咼、风偏枯等;外感风邪包括诸风杂治、风头眩、风热、头面风、热毒风、风冷、风成寒热、一切痘疹等;痹病则有历节风、风腰脚痛、风冷痹、腰痛、风痹、诸痹、风湿腰痛、风痹手足不遂等;痉病包括一切破伤风、惊风、急惊风、慢惊风、风痉、风角弓反张、伤寒阴阳刚柔痓等;疥癣瘙痒包括大风癞疾、风疹瘙痒、风瘙痒、癣疥、头风白屑、紫白癜风。

此外,防风复方所治病症还有以下15类。将风毒冲目虚热赤痛、五脏风热眼、目积年赤、疮疹入眼、时气后患目、胎赤眼、目赤碜痛赤肿、目内生疮等一并归入目赤肿痛。内外障眼包括内障眼、内外障眼、外障眼、目生肤翳、将变内障眼、眼生翳膜等;目昏暗、肝虚眼、目见黑花飞蝇、虚劳目暗等归于目昏暗。热毒疮疡包括疮疡、肺脏风毒生疮、一切恶疮、诸疮、发背、五色丹毒、诸发等。把首风、头痛、眼眉骨及头痛、膈痰风厥头痛、风入腹拘急切痛、诸疝等归于疼痛。脚气包括脚气缓弱、脚气疼痛皮肤不仁、脚气痹挛、脚气肿满、风脚气、风湿脚气、干湿脚气等。惊悸包括怔忡惊悸、血风惊悸、风狂、风恍惚、伤寒后心虚惊悸、风邪癫狂、惊热等。虚劳包括风劳、风虚劳冷、骨蒸、肉极、肝劳等。虚损包括肾虚、肝虚、虚羸、虚劳羸瘦、胆虚寒、补虚治风等。而伤寒杂治、伤寒可汗、伤寒两感、伤寒虚烦等统归伤寒。热病包括诸热、潮热、时气疫疠、心烦热、冷热痢、变蒸等。诸痔包括肠风下血、痔漏、诸痔。水肿包括乳石发浮肿、诸肿、风水。大便不通包括风秘、大便秘涩不通。外伤包括疮肿伤折方、金刃所伤、接骨。

另外,所治病症中还包括一切眼疾杂治、杂病、胤嗣、诸疾、语声不出、研炼服饵钟乳、面膏、产后诸疾等,或因具体病症、病因不详,或因配伍防风的复方数量较小,故不再归类。总体说来,防风配伍应用非常广泛,主治病症繁多。

2.含防风复方治疗病症分类构成分析

现将含防风复方分布于20类病症予以列表(见表1),并以柱状图标示。由表1可知,防风配伍在复方中主要用于风证,如中风、外感风邪、痹病、痉病及疥癣瘙痒等,总计达1736方。而疼痛(如风头痛)、内外障眼、伤寒等,也有一部分与风邪有关,进而确定防风 “诸风通用”诸药之首的地位。

(待续)

中华中医药杂志已拟定发表。

姜开运撰稿/梁茂新指导

葛根传统和潜在功能的考察和分析(2)

三、葛根古今功能主治比较分析

1.葛根古今功能主治异同考察分析

归纳历代本草记载,提炼葛根功能,具体包括解肌发表、清热泻火解毒、解诸毒、升津止渴、升阳止泻、利尿、止痛、止血破血和止呕等,与之相应的主治病症有伤寒、热病、中风、疼痛、消渴、解诸毒、痉病、呕吐、泄泻、眼病、痈疽、咳喘、疮疡、出血、脾胃病、癥瘕、黄疸、痰饮、痘疹、疟疾等。这些病症在古代含葛根复方中几乎都有分布。所不同的是,含葛根复方借助病症分布把古代临床配伍应用的倾向性清楚显露出来。显然,古代方剂侧重配伍其治疗伤寒、热病,若包括黄疸、疟疾、热痢、痈疽、疮疡等,可以确认配伍葛根侧重治疗感染性疾病。历代本草没有明确记载葛根止痉,而古代方剂配伍葛根治疗风口噤、风痉、破伤风、惊痫、急慢惊风之类的痉病已屡见不鲜。

2010版《药典》确定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功用。与历代本草和古代方剂配伍应用情况比较,“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酒毒”功能基本吻合。2010版《药典》所称“通经活络”实为新增功能,与新增主治“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相呼应。历代本草和古代方剂多有葛根治疗偏风、柔风、风痱、风亸曳、急风、中风口咼和风偏枯的记载,应当说古今认识大体相同。而用于“胸痹心痛”古代本草、方书均无记载,主要依据药效学研究证明葛根有抗心肌缺血、扩冠、增强脑和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氧代谢、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和降血脂活性;且单用葛根制成专治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心绞痛的愈风宁心片(胶囊),进而补充到新版《药典》中。其他主治内容没有超出历代本草学和古代方剂明确的范围。但历代所述“解诸毒”范围比较宽泛,现仅限于解“酒毒”;“解肌退热”现代囿于辛凉解表,主治风热感冒,历代广泛用于瘟病、天行、结热、时气、骨蒸、热痢、黄疸、疟疾、三焦实热、肺脏壅热等,提示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功能。此外,由古代本草、方剂用于诸痛、出血、痈疽、疮疡、痉病、咳喘、癥瘕、呕吐、脾胃病、水肿和咽喉病等,尚可提炼出止痛、止血、止痉、止呕、止咳、利尿和活血等功能,均属《药典》和《中药学》所未载。故初步认定此乃葛根的潜在功能。

2.葛根潜在功能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现已明确,葛根古今功用差异较大。在古代本草、方剂中应用比较广泛,而《药典》和《中药学》弃之不收的潜在功能清热泻火解毒、止痛、止痉、止呕、解诸毒、止咳喘、利尿、止血、活血等,便成为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深入考察即可发现,一些潜在功能已得到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证实。

2.1葛根“清热泻火解毒”

实验证明,葛根素对SD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有良好治疗效果,可下调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1]。葛根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5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mg/mL[2]。杨长友在葛根中提取葛根多糖,观察抑菌活性,其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黑曲霉菌>八叠球菌[3]。

临床方面,将168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性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疗效,有统计学意义[4]。用赤芍葛根汤(赤芍,葛根,生地,丹皮,泽兰)治疗瘀胆型肝炎22例,治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90.9%[5]。采用葛根、黄芩与蛋清调成药糊涂于压疮疮面,治疗老年骨折患者Ⅱ~Ⅲ期压疮46例,创面均开放暴露,14天为1个疗程。结果:46 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6]。以自制竭葛生肌散外用治疗压疮43例,治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7]。

此外,葛根芩连汤广泛用于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性肠炎、急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慢性乙肝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胃溃疡等,与古代含葛根方剂治疗热痢、泄泻基本吻合。这些均体现出葛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能。

2.1葛根“止痛”

利用机械刺激法和冷盘法观察了葛根素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75mg·Kg-1葛根素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100和125 mg·Kg-1葛根素,而且镇痛效应维持时间明显长于10 mg·Kg-1盐酸吗啡,提示适当剂量的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8]。葛根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肿胀,降低脾体指数,提升肾体指数;降低炎症组织NO水平,提高血清 NO水平;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并能显著降低血清UA水平的作用[9]。重用葛根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男性痛风性关节炎75例,年龄83~37岁,急性期46例,慢性期29例,总有效率96.9%[10]。另有单用大剂量葛根(200g)或加入辨证方(50g)治疗痛风,取得满意疗效[11]。应用解毒清痹方配合葛根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治愈2例(3.3%),显效16例(26.67%),有效30例(50%),无效12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后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血沉值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关节压痛度、肿胀度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12]。

葛根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活性,能调节骨代谢。给去卵巢大鼠葛根异黄酮灌胃 4~7 个月时,可显著提高大鼠全身骨矿含量和全身骨矿密度;能提高股骨相对质量体积,甚至恢复骨灰钙盐密度到假手术组( 正常) 水平;能显著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提高股骨和胫骨的最大负荷和结构强度[13]。用葛根全粉加入饲料喂养去卵巢小鼠四周后,葛根小剂量能显著抑制骨密度下降;抑制股骨干骺端骨量下降和骨小梁宽度减少;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数的增加。高剂量葛根对骨密度和骨量的提高甚至明显高出正常组[14]。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名,每日服用葛根30g,停用其他药物及物理疗法,4周为一个疗程。发现葛根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三方面较治疗前都显著改善,评分高于阳性对照药阿尔法骨化醇组(0.25μg/d)。其中尤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活动功能、坐姿、站姿、腰背静息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说明葛根在改善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性疼痛方面有较好疗效。此外,骨代谢生化指标中,血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睾酮、尿钙、尿肌酐、尿羟脯氨酸等均有所下降,其中,血清骨钙素、尿羟脯氨酸等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葛根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15]。

痛风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均属中医痹病,以关节肿痛为主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是骨性疼痛,中医学称之为骨痹和骨痿。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葛根广泛用于神经病理性痛、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具有确切的“止痛”作用。

2.3葛根“止痉”

流行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以多发性肌强直为特点,受累肌肉包括舌、口轮匝肌、眼外肌、胸锁乳突肌、上肢肌、腰腹肌,表现为颈向一侧歪斜,头向后仰,舌外伸或向后抽缩,流涎,眼球向一侧凝视或上翻。以重剂葛根汤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本病患者88例,全部治愈,平均病程2.8天。亦有用葛根配伍治疗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咀嚼肌痉挛症等[16]。

2.4葛根“解诸毒”作用

有学者考察了葛根对香烟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葛根可通过抗损伤和抗氧自由基改善小鼠一般状况,减少香烟导致的精子畸形率、增加精子活性及LDH-x酶活性强度,提高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说明葛根有助于改善精子质量[17]。也可视为葛根解毒作用的推广应用。

关于葛根止呕、止咳喘、止血等作用,尚无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支持,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夏肖萍,费春荣,叶爱青.葛根素对SD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浙江检验医学,2008,6(2):12-14

[2]范妤,郭东艳,宋强,等. 葛根素的体外抑菌作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104-105

[3]杨长友.葛根多糖抑菌活性的测定.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2):130-133

[4]陈波.葛根素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河北中医,2010,16(9):1109-1110

[5]方正霞.赤芍葛根汤治疗瘀胆型肝炎.中国基层医药,1999,6(6):374

[6]胡雪平.葛根加黄芩对老年骨折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中医正骨,2013,25(5):77-78

[7]段连凤,徐文江,景凤霞.自制竭葛生肌散治疗压疮43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08

[8]罗敬华,曾晓艳,范桂香,等.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西北药学杂志,2013,28(1):48-50

[9]马越,吕圭源,陈素红. 葛根提取物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初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3:241-245

[10]陈双四.葛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杂志,1999,40(6):325

[11]刘丽娟,张卓. 葛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5):670

[12]潘峥,周彩云,房定亚. 解毒清痹方配合葛根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1994,35(9):544-545

[13]郑高利,张信岳,方晓林,等.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矿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中草药,2001,32( 5) : 422-425

[14]王新祥,张允岭,吴坚,等.葛根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密度和骨组织和构造的作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 5) : 349-354

[15]孙玉明.葛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16]王光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88例. 中医杂志,2003,44(11):838

[17]张琳琳. 中药葛根对香烟生殖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拟定发表

姜开运撰写/梁茂新指导

葛根传统和潜在功能的考察和分析(1)

一、葛根历代本草学功能主治考察分析

葛根入药历史悠久,《本草经》将其列于中品。云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此后,《名医别录》多有补充,包括“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并将“解诸毒”细化为“杀野葛、巴豆、百药毒。”《本草经集注》注曰:“生者捣汁饮之,解温病发热”,“取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为要药。亦疗疟及疮至良”,明确所治金疮,主要发挥其止血作用。《唐本草》以其“根末之,主猘狗啮”,是葛根治疗狂犬病的较早记载。《本草拾遗》所增:“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需要指出,“生者破血”与《集注》为屑“断血”截然不同,提示葛根或有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解酒毒再度充实“解诸毒”内容;“身热赤”与“身大热”大同小异。《药性论》新增“治天行,开胃下食,止烦渴,治时疾,解热”的功用。其中“止烦渴”与《本草经》“主消渴”大体相近;“解热”则是对治身大热、身热赤的功能概括。《日华子本草》补充“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傅蛇虫啮,解罯毒箭”多种功能,“傅蛇虫啮,解罯毒箭”亦属“解诸毒”之类。《证类本草》序例“诸病通用药”之末顺便介绍了药物间的解毒关系,其中包括“葛根解野葛毒”。《本草衍义》所云“大治中热、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大体与前期本草学功能阐述雷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取“治往来之温疟”,是对《集注》疗疟的追加说明。《本草纲目》引李杲所记,称葛根为“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丹溪心法》所谓“止渴升阳”,当与主消渴和脾胃虚弱泄泻有关。此外,葛根尚可“发散小儿疮疹难出”(《医学启源》引《主治秘要》);并可“散郁火”(《本草纲目》)等。明清其他本草基本承袭了前期本草的功用。

综合诸家本草,葛根功用主要有九:一是解肌发表,用于伤寒中风、小儿疮疹;二是清热泻火解毒,用于温病发热、伤寒壮热、大热、天行、时疾、温疟、血痢、伤寒发狂、胸膈热、中热、散郁火、疮;三是解诸毒,包括酒毒、酒黄、猘狗啮、蛇虫啮、罯毒箭、杀野葛、巴豆、百药毒等;四是生津止渴,用于消渴、烦渴、渴病;五是升阳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泄泻;六是利小便,用于小便赤涩、通小肠、行小便;七是止痛,用于诸痹、头痛、胁风痛;八是止血破血,用于金疮出血、堕胎;九是止呕,用于呕吐。另有起阴气等,则属散见。

二、葛根古代方剂配伍应用规律考察分析

可以看出,历代本草记录的葛根功用复杂多样。这些功用在古代方剂中配伍应用的实际情况,亦即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对考察并发现可能存在的失传功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确认含葛根复方治疗病症的总体构成和分布规律,借以提炼葛根古代临床应用的功能主治,再与历代本草和2010《国家药典》一部相对照,结合统计分析,深入考察这一问题。

1.含葛根复方治疗病症分类

以葛根为关键词,在整个《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检索,得含葛根复方1130首,用于443种病症。为便于对含葛根复方所治病症构成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相同或相近病症作分类归纳整理。

在含葛根复方中,所治伤寒包括伤寒杂治、阳毒、坏伤寒、伤寒三日候、中风伤寒、伤寒两感等。中湿、风热、中暑、诸风杂治、中寒、热毒风、风成热中归于六淫病。热病包括瘟病、结热、时气、骨蒸、三焦实热、肺脏壅热等。偏风、柔风、风痱、风亸曳、急风、中风口咼、风偏枯等归于中风。疼痛则有头痛、腰痛、风入腹拘急切痛、诸痹、历节风、中风百节疼痛等。消渴包括消中、暴渴、热渴、消肾小便白浊、渴利、膈消、虚渴等。将风口噤、风痉、破伤风、惊痫、急慢惊风等合称痉病。解诸毒包括解酒毒、中药毒、解食诸菜果蕈菌中毒、中水毒、服药过剂、蛊毒、服石中毒、诸虫兽伤等。呕吐包括呕逆不下食、热呕、干呕、痰呕、脚气呕逆、时气呕逆、伤寒呕哕、恶阻等。诸痢、下痢、热痢、洞泄注下、霍乱、吐利等统归为泄泻。将内障眼、斑豆疮入眼、倒睫拳挛、目生肤翳、肝虚眼、时气热毒攻眼、时气后患目等一并归入眼病。诸痈疽、身有赤处、妒乳、治发背贴熁淋拓法、发脑、游肿赤痛归于痈疽。五色丹毒、一切恶疮、痱疮、热肿、妊娠诸疮统称疮疡。咳喘包括痰嗽、咳逆上气、五脏诸嗽、喘嗽、热病喘急等。出血包括鼻衄、脏毒下血、衄衊、金疮血不止、金刃所伤、月水不断、崩中漏下等。虚劳包括诸劳、虚损、肾劳、肝劳等。癥瘕包括癥瘕积聚、食癥、积聚、贲豚、痞气、肥气等。脾胃病包括胃实热、饮食劳倦、脾实热、脾胃俱虚、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脾瘅等。水肿包括诸肿、水气、乳石发浮肿、脚气肿满、小便不通等。咽喉病包括咽喉肿痛、喉痹、伤寒咽喉痛、伤寒后失音不语、伤寒后咽喉闭塞不通等。痘疹包括痘疹未见、疮疹已出未出、疮疹倒靥、疮疹发斑等。皮肤病包括大风眉须堕落、泽面、风瘙瘾疹、白癞、风癣、诸疥、久癣。痰饮包括痰饮食不消、痰逆不思食、膈痰结食、痰实等。黄疸包括酒疸、胃疸、三十六黄、热病发黄、时气发黄等。脚气包括一切风寒暑湿脚气、脚气缓弱、风脚气、乳石发脚气等。口病包括口疮、口干、唇生核、重舌等。头目眩晕包括风头眩、风头旋、风眩。疟疾包括足少阳胆疟、山岚瘴气疟、疟病发渴、寒热往来、伤寒后发疟等。

另有惊悸、伤寒百合、伤寒发狂、瘰疬、诸痔、妇科杂病、小儿杂病、疳渴不止、鼻病等,配伍葛根的复方数量较小,故不再归类。含葛根复方所治病症总计归为28类,足见葛根配伍应用之广泛,主治病症之多样。

2.含葛根复方治疗病症分类构成分析

现将含葛根复方分布于28类病症的情况列表(见表1),并对居前20位的病症以柱状图标示。由表1可以看出,葛根配伍在复方中用于外感热病最为普遍,如伤寒、热病、六淫病等,总计达346方。而痉病(如急惊风)、咽喉病(如喉痹)、黄疸(热病发黄、时气发黄)、眼病(如斑豆疮入眼、时气热毒攻眼、时气后患目)和疟疾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与外感病有关,由此确定了葛根古代应用的基本病症范围。此外,配伍葛根治疗中风、疼痛、消渴、解诸毒、痉病等也比较普遍。

(待续)

姜开运撰写/梁茂新指导

黄芩潜在功能考察与挖掘(2)

三、黄芩古今功能主治比较分析

1.黄芩古今功能主治异同考察分析

总体说来,古今将黄芩用于诸热得到普遍认可。历代本草学围绕《本草经》明确的“主诸热”不断充实具体病症,在黄疸、肠澼、泄痢基础上续增瘟疫、天行、骨蒸、痰热、肺火、肺痈、邪在少阳等病症。古代方剂则进一步推广应用到热病、时气、疫疠、三焦实热、壮热、伤寒、急性外感眼病、疟疾等众多病症。《药典》确定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能,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基本上因应了古本草和古方剂中确认的黄芩治疗诸热的功能。黄芩历代本草记载治疗恶疮、疽蚀、火疡、热毒疮疡、疔疮、乳痈、发背、鼠瘘等,古代方剂则用于肺脏风毒生疮、身体生疮、发背、一切恶疮、诸疮、诸发、热疮、耳聋有脓、汤火疮、痈疽、诸痈、熛疽、乳痈,与《药典》用于“痈肿疮毒”大体相同。在治疗诸失血方面,历代本草具体包括淋露下血、崩漏、便血、吐血、斑疹;古代方剂则更为具体,包括衄血、鼻衄、吐血(伤寒吐血、虚劳吐血)、小便出血、崩中漏下(月水不断)、肠风下血等;《药典》用于“血热吐衄”,表述比较概括,但可看出古今没有区别。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本草经》最早记载的黄芩逐水功能,经历代本草传承下来,并在古代方剂中得到应用。检索到古代用于诸肿、水气、皮水、身体肿胀、小便不通、时气小便不通、伤寒小便不通、疱疹小便不通等142首方剂,以水肿为主要干预对象,说明黄芩“利水消肿”和“利水通淋”功能得到古代医家的普遍认可。显然,《药典》没有收录这一功能。黄芩安胎,始见《本草纲目》记载,但明以前方剂中已有应用,如《千金方》的旋覆花汤、《太平圣惠方》的阿胶散和竹茹散、《世医得效方》的保生丸等,但检索结果表明,古代方剂中配伍黄芩治疗胎动不安仅有40方,明显居后,与消渴、口舌疮、月水不调等配伍应用频数相当。尽管如此,安胎功能得到《药典》的肯定。治疗疼痛相关病症,本草学用于小儿腹痛、腹中绞痛、头痛、热痛,古代方剂则用于头痛(伤寒头痛)、心腹痛(风入腹拘急切痛)、腰痛、痹痛(周痹、身体疼痛、脚痹)和牙痛,用方较多,本草方剂吻合,《药典》同样未能收录黄芩止痛功能。在精神神经疾病方面,历代本草基本没有涉及,古代方剂应用比较广泛,治疗癫、风邪癫狂、风狂、内痉、风口噤、惊痫、风痫、一切痫、癫痫、热痫、一切惊风、破伤风、急惊风、天瘹惊风、慢惊风、脐风撮口、伤寒后不得眠的134首配伍黄芩,这还不包括用于惊悸和烦闷的40首,这一功能同样未能得到《药典》的认同。古代含黄芩复方用于咳嗽、中风、虚劳、大便不通、脚气、消渴、口舌疮和月水不调等,或明显多于胎动不安,或与之持平,《药典》唯独收录安胎功能,令人费解。

2.黄芩潜在功能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黄芩古今功能主治差异较大。古代应用广泛但国家《药典》和《中药学》没有收载的情况比较突出。从历代本草记载和古代方剂应用,可以归纳出黄芩利水消肿、止痛、安神、明目、息风止痉、宣肺止咳平喘、调经、止渴(消渴、口渴)等潜在功能。尽管尚未得到国家《药典》认可,但黄芩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却从一个侧面大体支持了这一推断。

研究表明,黄芩水煎液干预大鼠水负荷模型,具有显著利尿作用;并能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减轻肾小球损伤,对肾炎有一定治疗作用[1]。含黄芩的柴苓汤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成药肾炎四味片由黄芩、黄芪、石韦、细梗胡枝子四药组成,清热利尿、补气健脾,专治肾炎水肿,方中配伍黄芩,提示其可能有利水消肿功效。黄芩提取物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局部生物活性物质有调节作用,可降低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黄芩苷可降低肾组织内增高的TGF-β1、PKC,从而调节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和降解[3]。此外,黄芩苷能明显恢复DN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糖和尿蛋白,增加肌酐的排出,而且降低血浆AngⅡ含量的作用显著(P<0.05)。黄芩苷可通过降低DN时升高的血浆AngⅡ水平,改善DN的肾功能[4]。此外,黄芩提取物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这一作用与抗肾组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5]。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支持了黄芩具有利水消肿的功能。为证实黄芩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热板刺激法和化学刺激(扭体)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和比较黄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同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模型,观察比较黄芩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芩能明显延长小鼠对热刺激反应的潜伏期(痛阈值),作用与阿司匹林组相近(P>0.05),并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溶液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使小鼠10min、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黄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6]。现已确认,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昆明种小鼠具有镇痛作用[7]。灌服黄芩苷能透过兔眼血-房水屏障进入房水,不同时间点黄芩苷在房水中的质量浓度有很大差异,45min达到高峰,这一结果为黄芩苷治疗眼部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8]。黄芩苷能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纹状体神经细胞的Bax/Bcl-2的比值,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抗神经元凋亡的作用[9]。黄芩苷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行为学障碍,降低梗死率,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可降低脑内NO、NOS和MDA的含量,增加SOD含量,说明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0]。传统名方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药组成,以其灌胃给药,发现本剂对小鼠低氧性脑障碍有显著保护作用,可使KCN3.0mg/kg诱发小鼠昏睡时间显著缩短、KCN3.0mg/kg致死小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并使5-10%的小鼠存活,对KCN所致小鼠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11]。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加减可减轻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机体纤溶活性,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12]。急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咳嗽、多痰,热退之后,咳嗽和多痰通常持续一段时间。实验证明,黄芩能够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13]。黄芩可通过降低肺组织中丙二醛的水平,抗脂质过度氧化,以减轻大鼠支气管哮喘[14]。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能明显延长实验性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降低血清NO及iN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5]。

现代实验和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黄芩、黄芩提取物和黄芩复方具有利水消肿、止痛、明目、息风止痉、宣肺止咳平喘等功能,为当今临床扩大应用到相关病症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文献、理论、实验或临床依据。至于黄芩安神、调经、止渴等功能,尚待临床和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参考文献

[1]张丽艳. 黄芩潜在功能的逻辑发现及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3.

[2]郝海斌,王佐军.柴苓汤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96-698.

[3]苏宁,李丰,赵平,等.黄芩苷调节DN大鼠肾脏局部生物活性物质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01):22-24.

[4]陈津岩,苏宁,陈芝喜.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紧张素的抑制作用[J].甘肃中医,2009,22(08):66-68.

[5]谢红东,杨珂,穆焕德,等.黄芩提取物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03):240-242.

[6]王丽娟,王勇,朱旭燕,等.黄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1):1304-1305

[7]杨鹤松,刘延华,刘艳华,等.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热刺激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抑制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4):439.

[8]弥树勇,崔浩,侯勇生.黄芩苷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9,(9):660-662

[9]李园园,路钢,曾晓峰,等.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纹状体Bax和Bcl-2蛋白表达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01):24-27.

[10]胡秀梅.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2):100-102.

[11]郭月英,于庆海,张毅. 黄连解毒汤实验药理研究.中成药.1993,15(8):29-31.

[12]徐进友,伍德明.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湿热型58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9,40(1):17-31.

[13]王秋菊,杨建省.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对传染性支气管炎预防效果的研究[J].饲料博览,2009,(12):34-36.

[14]邢嵘,郭凤,田佳鑫,等.黄芩对大鼠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97-2098.

[15]丁亚春,刘娅,何小溪,等.黄芩苷与甘草甜素合用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03):366-368.

原文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9期。

张丽艳副教授/梁茂新指导

黄芩潜在功能考察与挖掘(1)

一、黄芩历代本草学功能主治考察分析

据《本草经》记载,黄芩“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除逐水和下血闭外,其他多属外感热病和热毒疮疡。其后,《名医别录》补充“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淋露下血,小儿腹痛”功能。《药性论》增加“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绞痛,心腹坚胀”的主治范围,是新功能增量最多的一次。《日华子本草》续增“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本草图经》增补“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药类法象》称其治“肺中湿热,上热,目中赤肿,瘀肉壅盛”。《本草纲目》新增“风热湿热头痛,奔豚热痛,火咳喉腥,肺痿,诸失血。肝胆火,寒热,下痢,肺火,安胎”诸功能。《药性解》充实治疗崩漏,五淋,热疸,去翳明目,调经安胎,消痰利气,风湿留热于肌表,泻大肠火,养阴退阳,滋化源,热于膀胱的功用。《景岳全书》进一步补充“肺痈,定喘嗽,解瘟疫,清咽,治斑疹,鼠瘘,大肠闭结,便血”;《得配本草》言其治吐血。其后明清本草学大多诠释《本草经》确定的功能,创新认识少有推出。

综合诸家本草,黄芩功用主要有八:一是清泻外感热病之属三焦实火者,如诸热、黄疸、肠澼、泄痢、瘟疫、天行、骨蒸、清咽、目赤肿、痰热、肺火、肝胆火、肺痈、肺痿、五淋、寒热往来(邪在少阳);二是治疗热毒疮疡(恶疮、疽蚀、火疡、疔疮、乳痈、发背、鼠瘘);三是治疗诸失血(淋露下血、崩漏、便血、吐血、斑疹);四是逐水(利水、利小便、水道不通),五是治咳喘(火咳、喘嗽)、六是安胎;七是止痛(小儿腹痛、腹中绞痛、头痛、热痛)、八是调经(崩漏、血闭)。至于破壅气、带下、五劳七伤、消渴、奔豚等则属散见。

二、黄芩古代方剂配伍应用规律考察分析

黄芩功用历代本草记录的复杂多样性和《药典》选择性注录的局限性,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揭示这一问题的成因,对挖掘业已失传的功能非常重要。一般说来,药物临床应用的真实情况保留在历代方剂之中。因此,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考察配伍黄芩复方治疗疾病的构成和分布,由此提炼黄芩古代临床应用的功能主治,再与历代本草和现代国家《药典》一部相对照,结合统计学分析,深入考察这一问题。

1.含黄芩复方治疗病症分类

以黄芩为关键词,在整个数据库检索,得含黄芩复方3737首,用于958种病症。为便于对含黄芩复方所治病症构成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应对相同或相近病症作分类归纳整理。

热病包括壮热、热病烦渴、诸热、三焦实热、热病五日、热病一日、热病发斑、热病三日、时气发斑、时气疫疠、时气五日、时气六日、骨蒸、潮热、骨蒸肺痿、骨蒸羸瘦、骨热、传尸复连殗殜等。眼科病症包括实热、虚损和外伤三类,诸如目赤肿痛、伤寒后热毒攻眼、疮疹入眼、风目赤、丹石毒上攻眼、暴赤眼、五脏风热眼、赤脉冲贯黑睛、目痒急及赤痛、热病热毒攻眼、目暴肿、时气热毒攻眼、目赤痛、雀目、目昏暗、目见黑花飞蝇、肾肝虚眼黑暗、肝虚眼、虚劳目暗;包括翳膜眼疾,如目生肤翳、目生花翳、目生胬肉、目生钉翳、眼生翳膜、远年障翳、卒生翳膜、将变内障眼、白睛肿胀、目睑肿硬、目风泪出、目青盲、眼睑垂缓、外物伤目等,名目繁多,暂归一类,以眼疾相称。而中风伤寒、伤寒潮热、伤寒三日候、伤寒二日候、伤寒六日候、伤寒五日候等统称伤寒。疮疡则把肺脏风毒生疮、乳石发身体生疮、治发背贴淋拓法、一切恶疮、发背、诸疮、诸发、热疮、耳聋有脓、汤火疮同归一类。痈疽包括诸痈、熛疽、乳痈等。把吐血衄血、小便出血、吐血、崩中漏下、月水不断、伤寒吐血、肠风下血、虚劳吐血、鼻衄同归出血。水肿包括诸肿、水气、皮水、身体肿胀、小便不通、时气小便不通、伤寒小便不通、疱疹小便不通。疼痛则把头痛、心腹痛、风入腹拘急切痛、伤寒头痛、周痹、腰痛、身体疼痛、脚痹、牙齿疼痛归属一类。将癫、风邪癫狂、风狂、内痉、风口噤、惊痫、风痫、一切痫、癫痫、热痫、一切惊风、破伤风、急惊风、天瘹惊风、慢惊风、脐风撮口合称精神神经疾病。下利包括伤寒下脓血痢、血痢、热痢、蛊痢、赤痢、诸泻。咳嗽包括热嗽、咳嗽上气、五脏诸嗽、虚劳咳嗽、久嗽、伤寒咳嗽。中风包括风偏枯、中风半身不遂、偏风、卒中风、中风角弓反张。虚劳包括心劳、热劳、乳石发痞结羸瘦、补益诸虚、虚损、肾劳。黄疸包括黄疸病、时气发黄、三十六黄、伤寒发黄。淋沥包括血淋、小便赤涩、乳石发小便淋涩、卒淋、劳淋、气淋、黄病小便淋涩、淋秘、膏淋、冷淋、热淋。大便不通包括伤寒大便不通、热病大便不通、大便不通、风秘、大便秘涩不通、乳石发大小便不通、痈疽大小便不通、大小便秘涩。脚气则将江东岭南瘴毒脚气、脚气缓弱、乳石发脚气、风脚气、一切风寒暑湿脚气、风湿脚气、伤寒后脚气全为一类。痞满包括伤寒心腹痞满、诸廦结胀满、乳石发心腹胀满、痞气、痞结、心腹胀满、腹胀。胎动不安包括养胎胎教、安胎、胎惊、胎寒、半产、漏胎、滑胎、子烦。口舌疮包括伤寒口舌生疮、口疮、乳石发口舌生疮、舌疮、口疮等疾。月水不调包括月水不通、月水不利。疹包括疱疹发斑、疱疹大盛、疱疹已出未出、一切痘疹、疱疹后解余毒。咽喉肿痛包括喉痹、咽喉肿塞、脾实热咽喉不利、伤寒后咽喉闭塞不通、咽喉生疮、疮痘攻咽喉、伤寒咽喉痛。惊悸包括风惊悸、怔忡惊悸、脚气风经五脏惊悸、伤寒心悸、伤寒后心虚惊悸、心虚惊悸。癥瘕包括积聚、蛇瘕、诸癥、痃癖、八瘕、痰癖。痔包括牝痔、诸痔、久痔、痔漏、肠痔、气痔。诸瘰疬包括瘰疬寒热、瘰疬久不差、热毒瘰疬、风毒瘰疬、诸毒瘰疬。烦闷包括乳石发烦闷、食治风热烦闷。疥癣包括风癣、诸癣、诸疥。鼻渊包括鼻塞气息不通、鼻干、鼻塞不闻香臭。诸瘘包括狼瘘、转脉瘘、鼠瘘、浮疽瘘、峰瘘。另有疟疾、消渴、呕吐、口渴、金刃所伤、疳疾、头不生发、产难、恶露不下等,不再归类。含黄芩复方所治病症总计归为40类,足见黄芩配伍应用的广泛程度。

2.含黄芩复方治疗病症分类构成分析

现将含黄芩复方分布于40类病症的情况列表(见表1),并对居前20位的病症以柱状图标示。由图表可以看出,黄芩配伍在复方中用于热病最为普遍,若把治疗伤寒、下痢、黄疸、淋沥、疟疾等也归入其中,总计达1109方,而眼疾、咳嗽、咽喉肿痛和鼻渊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与外感病有关。由此确定了黄芩古代应用的基本病症范围。此外,在疮疡、痈疽、出血、水肿、疼痛、精神神经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也比较普遍。黄芩用于胎动不安仅有41方,与消渴、口舌疮、月水不调配伍频次相当。

(待续)

张丽艳/梁茂新

人参潜在止呕功能的文献考证

摘  要:经40余部本草学考证,并参照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人参功能记述,已初步确认,人参传统功能主流已纳入标准,而人参止呕功能现已遗失。同时参酌《普济方》数据库人参古代方剂的病证分布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初步认定,人参具有止呕作用,此将为人参止呕新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参;止呕;《普济方》数据库

 人参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经》早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的记述。其功用经本草学渐有增衍,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现今临床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人参药学标准及统编教材《中药学》关于人参的功能进行阐述,这些内容是人参传统功用的概要。经文献考证表明,仍有部分在历代应用强势的人参功用未能收录,如止呕作用即属此类。因而揭示和确认人参止呕作用的客观实在,加以发掘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参止呕功用的本草学考证

《本草经》以来,《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日华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主流本草学,以及历代分支本草学均重视人参功用的介绍与补充。本文共检索历代本草学著作40 余部,汇总了人参的功能主治,剔除重复,条分缕析,概括人参总体功用如下:

1.补益脏腑阴阳  补五脏、大补元气、大补肺中元气、补肺、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补胃气、调中、补阴、泻阴火、补五脏之阳,治疗脾胃虚弱、胃虚、胃寒、肠胃积冷、阳亡阴脱。

2.补益气血津液  补气生血、补气、养血,生津止渴、消渴引饮、消渴。

3.安神定志  擅治神志不安、精神散乱、魂魄飞扬、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烦躁、痫疾、心志懒怯、元神不足、精神萎顿、气怯、慢惊等症。

4.止咳平喘  治疗喘咳、气喘、咳喘上气、喘急、喘闷、肺气虚促、气短、上气鸣息、少气、久咳、有痰、肺痿等症。

5.降逆止呕  治疗恶心、呕吐、呕恶、食即呕吐、吐逆、呕哕、吐泻、反胃等症。

6.止血  治疗一切血证、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

7.止汗  治疗自汗、盗汗。

8.其他

第1~3项功能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所记“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完全吻合,而止咳平喘、降逆止呕和止血等功能则未予收录。关于人参降逆止呕的功效,《名医别录》最早论及,称其治“霍乱吐逆”,霍乱相当于当今的急性胃肠炎,呕吐是该病的一种应激状态。如果人参单纯用于此类呕吐,临床价值便不甚突出。此后,《药性论》记述人参主“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所治吐逆、呕哕,后者缘于霍乱,前者发于它病。《海药本草》所云“止呕逆”,《本草纲目》称其治“反胃、吐食”,则与霍乱所致呕吐无关。明清时期,《景岳全书》、《本草经疏》、《本草备要》、《本经逢原》、《得配本草》、《本草思辨录》等均有人参治疗恶心、呕吐、呕恶、食即呕吐、吐逆、呕哕、吐泻、反胃的记载,强化了人参降逆止呕的作用,临床意义显著增加。由此可知,人参确有降逆止呕的功效。

二、人参止呕作用在古代方剂中应用考察

历代本草学记载的人参功能比较庞杂,所治呕吐仅为传统功用的一少部分,且在人参诸多功能中所处地位尚不得而知。只有考察人参止呕在古代临床的应用情况,才能确认其降逆止呕的客观存在和应用程度。而历代方剂则是古代临床经验的真实记录。

《普济方》为明前方剂学之集大成者,收载了东汉至明初200余部医书中的方剂资料,内容浩繁而宏富。借以全面检索、分析人参临床应用的总体情况,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揭示人参治疗呕吐的地位和水平。《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的建立,为这一研究创造了非常便捷的有利条件。

以人参为关键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含人参复方的疾病分布进行检索,共得人参复方7909首,分布于1177种疾病。应用人参复方居前的20 种疾病分别为呕吐108 方,咳嗽83方,伤寒81方,心虚74方,诸风杂治69方,吐利、中风各68方,杂病61方,霍乱60方,补益诸虚55方,怔忡惊悸54方,一切惊风53方,虚劳52方,补虚益气50方,一切痰饮48方,消渴45方,一切气43方,虚羸、内障眼、胃反各42方。呕吐所用人参复方优势明显,如果将治疗吐利68方和胃反42方计算在内,人参复方治疗呕吐则占绝对优势。

    全面统计检索结果,将与呕吐相似或同病异名的称谓一并计算,得用于呕吐人参复方108方,吐利68方,胃反42方,恶阻35方,脾胃气虚呕吐不下食和霍乱吐利各23方,呕逆不下食20方,伤寒呕哕和伤寒干呕各16方,霍乱呕吐14方,虚劳呕逆12方,干呕和膈气呕逆不下食各11方,呕逆和时气呕逆各10方,呕哕和膈气呕逆各9方,气呕8方,霍乱干呕、三焦吐、膈气呕吐和脾胃壅热呕哕各7方,热吐、乳石发痰饮呕逆和寒呕各5方,霍乱呕哕和热病呕逆各4方。总计用于治疗呕吐及相关病症的人参复方396首,为《普济方》人参复方的5%,在人参复方所治多种病症中占有绝对优势。另外,人参复方分布居前的100种病证中,用于兼理脾胃39方,脾胃俱虚36方,脾胃不和34方,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33方,脾胃虚冷水谷不化29方,脾胃不和不能饮食28方,脾虚冷26方,胃虚冷21方,脾气虚腹胀满18方,总计264方。而脾胃不和、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冷诸证的临床表现中,呕吐为常见症状,故由脾胃诸证应用人参复方的情况也可间接推断人参确实可以用来治疗呕吐及其相关病症。

若再以呕吐为关键词检索,确认用于呕吐的复方285首,其中含人参复方高达108方,其次配伍丁香96方,配伍半夏76方。如所周知,半夏是当今降逆止呕的首选药物,然历代呕吐复方配伍半夏却明显少于人参,为了考察这种配伍应用数量上的不同是否存在质的差异性,引入了统计分析的X2检验,求得X2=8.2181,P<0.01(见表1)。

结果表明,历代在配伍人参或半夏治疗呕吐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即历代医家群体更倾向于配伍人参治疗呕吐。进一步对治疗胃反、恶阻、呕逆不下食的方剂进行考察,人参复方亦均居首位,明显高于常用降逆止呕药半夏。由复方中配伍人参治疗呕吐及其相关病症的情况,结合历代本草学的记载,可以认定人参确有降逆止呕功能,并且历代医家用其治疗呕吐及相关病症相当普遍,在人参多种功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现代统编教材《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均未收载这一功能,当今临床也已舍弃不用。

三、人参止呕现代分析

基于上述,结合现代文献深入考察人参止呕功能是必要的。人参止呕研究的现代资料十分匮乏,仅见于Mehendale S R等[2],有关西洋参果提取物对大鼠顺铂化疗呕吐的影响,因西洋参果与人参科属相同,故此报道对人参止呕研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呕吐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射过程,可分为反射性呕吐、中枢神经性呕吐、前庭障碍性呕吐及神经官能症性呕吐等类型。致呕因素众多,如急性病毒性、细菌性胃肠道感染;胰腺炎、胆石症、肾结石等所致脏器疼痛;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肿瘤等造成的胃肠道梗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亢进或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化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放射线等药物理化因素;晕动症、内耳迷路炎等前庭疾病;以及妊娠、泌尿系疾病及精神性呕吐等均能引起呕吐。而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3],从而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胃复安、5-HT 受体拮抗剂、NK1 受体拮抗剂等成为临床治疗化疗呕吐的有效药物。一般认为,化疗致呕途径有:(1)化疗药刺激胃肠道尤其是从胃到回肠的嗜铬细胞释放5-HT,与5-HT3 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呕吐中枢导致呕吐;(2)抗癌药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位于第四脑室后区的CTZ (化学感受器激发区),然后通过多巴胺、组胺、毒蕈碱、5-HT3 等一系列受体进而传递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3)感觉、精神因子刺激大脑皮质通路[4]致呕,此见于预期性呕吐。

人参成分复杂,含有三萜皂苷、挥发油、多肽、多糖、聚乙烯醇(如人参醇)、黄酮、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等物质。人参皂苷Rb1 具有抗应激[5-6]作用;人参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对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多种刺激具有非特异性的抵抗力,能使紊乱

的机能恢复正常[7],人参皂苷Rg1还可部分修复因磷酸酰胺导致的免疫系统的破坏[8]。肖志华等[9]以消化道粘膜保护药预防迟发性呕吐有效,提示胃肠粘膜的局部损害可能参与迟发性呕吐的发生。而70%甲醇提取物对大鼠幽门结扎溃疡、氨基吲哚和内毒素诱发的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后两者引起胃粘膜血流障碍;以及人参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及抑制胃酸分泌过多,降低胃肠道刺激等,均可能与人参止呕作用有关;另外,Gtaw ford等研究表明,情绪压抑可使血小板摄取游离5-HT的能力降低;化疗药可损害肝肾功能,影响其对游离5-HT 的移除和灭活[10],使5-HT 浓度增大,从而易导致呕吐发生。而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人参皂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11],对抗伤害性疼痛等作用[12],能清除O2-对肾脏、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此亦可能与人参止呕存在密切关系。

关于中药止呕研究,有报道生姜可阻断5-HT受体,人参、大枣、甘草能对抗胃肠嗜铬细胞产生5-HT,半夏可抑制催吐中枢[13、14],这些药物作用靶点不一,提示人参止呕亦可能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疗效。

四、结语

通过古代本草学和方剂学文献的系统考察表明,历代医家不仅借助本草学反复确认了人参的止呕作用,而且在临床中广泛配伍应用于呕吐及与其相关的多种病症,显示出人参止呕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现代人参止呕的文献研究甚少,仅见一篇,但结果提示人参可能具有止呕作用。结合呕吐发病的机理,特别是化疗呕吐的病机及人参现代研究的结论性认识,推测人参可能通过降低胃肠道刺激和保护胃肠道粘膜损伤,影响化学中枢或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元受体,产生拮抗作用而止呕。

此外,在古代方剂中人参复方治疗咳嗽也占较大的比重(见表1 中咳嗽、一切痰饮、喘嗽、虚劳咳嗽、咳逆上气、肺劳、久嗽、五脏诸嗽、咳嗽上气唾脓血、痰嗽等),与人参复方治疗呕吐大体相当。此前据以开展的药效学研究已经证实人参单药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15]进而坚定了后续开展人参止呕验证性研究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1998.

[]2 Mehendale SR, Aung HH, Yin JJ, et al. Effects of antioxidant herbs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 rat-pica model. Am J

Chin Med, 2004, 32(6):897.

[3]Grunberg SM, Hesketh PJ. Control of chemotherapy-induced emesis. N Engl J Med, 1993, 329(24):1790.

[4]王梅子,许建衡.化疗止呕药物的研究进展.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21(2):123.

[5]Banerjee U, Izquierdo JA. Antistress and antifatigue properties of Panax ginseng:comparison with piracetam. Acta Physiol Lat Am, 1982, 32(4):277.

[6]Fu Y, Ji LL. Chronic ginseng consumption attenuates age-associated oxidative stress in rats. J Nutr, 2003, 133(11):3603.

[7]楼之岑,肖培根,徐国钧,等.中药志(第1 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

[8]Kenarova B, Neychev H, Hadjiivanova C, et al. Immunomodulating ac tivity of ginsenoside Rg1 from Panax ginseng. Jpn J Pharmacol, 1990,

54(4):447.

[9]肖志华,于丁,邓华帮,等. 思密达在预防顺铂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反应中的作用.癌症,2000,19(8):799.

[10]曹爱香. 5-羟色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呕吐的机理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1,17(6):431.

[11]窦德强,靳玲,陈英杰.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16(2):151.

[12]Mogil JS, Shin YH, McCleskey EW, et al. Ginsenoside Rf, a trace com ponent of ginseng root, prooduces antinociception in mice. Brain Res,

1998,792(2):218.

[13]陈多. 旋复代赭汤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1):4.

[14]Huang QR, Iwamoto M, Aoki S, et al. Anti-5-hydroxytryptamine3 ef fect of galanolactone,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ginger. Chem plarm

Bull,1991,39(2):397.

[15]张文风,梁茂新. 人参止咳化痰药理实验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5):716~718.

张会宗,等/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0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5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木香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对古本草学、古方书和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医学标准记载的功能主治进行逻辑和计量分析,可以确定木香传统功能的核心内容已被当今国家药典一部所收录,但古代含木香复方所治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等优势疾病现已舍弃。当今木香侧重用于泄泻的治疗,古代临床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木香;功用;本草学;《普济方》数据库

木香作为理气药,2010版国家药典[1](简称药典)一部医学标准记载其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能,用于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木香功用的现代认识和应用,继承了古本草和方书的论述,但不会是其传统功用的全部。所以发现和确认木香具有中医特色、业已失传的新功用,对扩大中药临床应用和中药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先前,我们自建《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2],对任何一味中药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此药借助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即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的频数,再与历代本草学和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便可反推药物的基本功能,获取对药物传统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

1.木香功用的本草学考察

木香首载于《本草经》,称有“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的功用,后续《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开宝本草》等主流本草代有补充,剔除重复,木香传统功能主治归纳如下:

古本草所记木香治心腹一切气、积年冷气、痃癖癥块、胀痛、逐诸壅气上冲烦闷、除肺中滞气、通壅气导一切气、升降诸气等,体现了木香的行气功用。所记治九种心痛、胀痛、膀胱冷痛、治女人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等,体现木香的止痛功用。以其止泻、治霍乱、痢疾、健脾消食、健脾胃等,说明木香有健脾消食功用。由此构成了药典所记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总体功能,与药典“用于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诸病症的记载完全吻合。

经过考察尚可发现,历代本草记载木香并主邪气、辟毒疫(包括消毒、蛊毒)、主气不足(包括治气劣、疗气劣、疗羸劣、强志)、肌中偏寒、呕逆反胃、疗毒肿、安胎、除肺中滞气、降肺气、暖肾气、主淋露等,这些功用未被药典和《中药学》教材所收载,故现代临床很少取用。那么,这些作用是过时的错误认识,抑或是有待揭示的潜在功用呢?学术界应当做出理性、科学地回答。为了确认木香这些用处的客观实在性,以下从历代含木香复方的病症分布和现代药效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两个方面予以论证。

2.基于古代方剂文献的木香功用考察

以木香为关键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含木香复方主治病症分布情况一览无遗。共得木香复方4649首,用于923种病症。经归纳整理,含木香方剂依次用于一切气764方(包括一切气334方、积聚331方、噎膈99方)、虚劳504方(包括虚劳223方、补益诸虚281方)、疼痛502方(包括心腹痛289方、胸痛20方、腰脚疼痛52方、身体疼痛54方、头痛19方、其他疼痛33方、血风体痛35方)、下痢258方、脾胃病431方(包括兼理脾胃127方、治小儿一切疳123方、饮食不消181方)、呕吐220方、疮疡200方(包括痈疽、发背)、诸肿137方(包括水肿、水气、气肿、皮水等)、诸风129方(包括肺中风、肝中风、风邪、柔风等)、咳嗽119方(包括痰实、咳嗽上气、支饮等)、脚气109方、大便秘塞不通93方、泄泻78方、骨蒸67方(包括劳瘵、尸疰、骨热等)、月水不调64方(包括月水不通、月水不利、崩中漏下、月水不断等)、安胎55方、痰饮54方、诸热52方、伤寒48方、瘰疬41方、眼疾40方、口齿咽喉等疾40方、皮肤病34方、打扑损伤31方、解毒30方、诸疟29方、淋沥27方、诸痔27方、诸虫24方、耳聋诸疾病23方、诸血22方、产后病19方、儿科病17方、精神情志异常(包括怔忡惊悸、心烦热、心健忘、心狂、风惊悸、惊悸、语言妄乱、热病狂言、产后血邪攻心狂语)16方、消渴14方、鼻病7方、黄疸9方、带下8方、产难8方、眩晕6方、瘿5方。余下诸方所治疾病均属散在,趋势不明显,故忽略不计。

经过归纳,发现木香复方所治疾病以一切气、虚劳、疼痛、下痢、脾胃病、呕吐、疮疡、饮食不消、诸肿、诸风、咳嗽、脚气、大便秘塞不通、泄泻、骨蒸、月水不调、安胎等居多。其中,木香复方所治一切气、疼痛、下痢、脾胃病、饮食不消、泄泻与药典一部所记功用基本相吻合,而治疗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脚气、大便秘塞不通、骨蒸、月水不调、安胎等疾病则未被国家药典所收录,但古本草书中均有记载。另有痰饮、诸热、伤寒、瘰疬、眼疾、口齿咽喉等疾、皮肤病、打扑损伤、解毒、诸疟、淋沥、诸痔、诸虫、耳聋诸疾病、诸血、产后病、儿科病、精神情志异常、消渴、鼻病、黄疸、带下、产难等疾病在古代本草、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均未收载。总计二十余种功用现今已经舍弃。

事实说明,在历代本草、古代方剂和现代文献之间,木香功用的收载彼此互有差参,差异较大。可以看出,历代本草记载的功用在古代方剂配伍应用中得到充分体现,但古代方剂学并未墨守本草学功用,大幅扩大其适应病症范围;现代国家药典采用的木香功用主要依据古本草学,但并非是本草学功用的全部,且与古代方剂应用情况互有异同。借助古代含木香复方和国家药典记载,可以确认古今木香均用于泄泻,但应用频率和程度有很大区别。不难发现,现今药典未收而古代方剂确有应用的病症不乏所见,这些病症配伍应用木香明显超出泄泻伍用木香的程度。古代含木香复方所治病症频次居前且与古本草功用相符的有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脚气、大便秘塞不通、骨蒸、月水不调、安胎等,为考察这些疾病与木香治疗泄泻配伍频次的质的差异性,本文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病种所用木香复方的频次进行2×2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具体分析如下。

利用先前建立的《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共得到含木香复方4649首,用于泄泻的治疗共78方,用于呕吐的治疗共220方。利用SPSS17.0对表1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首先建立数据集,在变量视图表中编辑病名、方剂数和例数,在例数当中输入相应数值,在数据一栏里对变量进行加权,最后在分析栏里选择交叉表做卡方检验,得出P=0.000000<0.0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统计结果显示,配伍木香治疗呕吐的频数,明显高于2010版药典所载的治疗泄泻的频数。而木香配伍用于虚劳、疮疡、诸肿、咳嗽、诸风的频次分别与木香配伍用于泄泻的频次相较,配伍率均明显高于泄泻的配伍率(P<0.01)。从而可以看出古代配伍木香治疗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具有比较确定的优势。木香复方治疗脚气、月水不调、大便不通、骨蒸、安胎的频次与治疗泄泻的频次相近,没有显著性差异。据此初步确认,木香治疗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等为其已经失传的潜在功用。

3 木香现代药效学和临床应用考察

基于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木香的潜在功用,对此尚需得到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验证。实验研究表明[3],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生物碱对豚鼠的气管、支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对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内酯或去内酯挥发油对吸收致死量组胺或乙酰胆碱气雾剂鼠有保护作用,可延长致喘潜伏期、降低死亡率,表明其能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与罂粟碱作用相似,认证了古代用木香止咳确有道理。林氏[4]以生木香治疗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2例,结果全部治愈,腹部膨胀、疼痛及呕吐消失,肠鸣音恢复。容氏[5]应用含木香复方治疗顽固性呃逆23 例,痊愈14 例,好转7 例,无效2 例。说明木香确实能够止呕。

综上所述,古代木香复方所治病症未被药典收载者,确有一部分得到实验研究的证明,说明药典对木香传统功用的取舍缺乏广泛科学地论证。因此,本文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的木香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有所取舍。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5

[2]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S].国家版权局,1998

[3]张艺,肖小东.木香的药理及制剂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03,12(4): 75-76

[4]林金伟.生木香治疗麻痹性肠梗阻32例[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 (3):17

[5]容兆宇.木香顺气散治疗顽固性呃逆23 例[J].河南中医,1999,19(5):52

张丽艳副教授(博士生)/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2年《中华中医药杂志》第10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柴胡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摘 要: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和现代《中药学》教材的比较,可以确认柴胡传统功用的核心部分已被现代文献收载。然历代本草用于虚劳、咳喘、眼疾、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患和痈疽疮疡等病症,现今文献已舍弃不收,临床自然也不复使用。由古代柴胡复方的病症分布可以明确,柴胡曾广泛用于虚劳、伤寒、咳喘、热病、眼疾、疟疾、诸痛、精神神经疾患、痈疽疮疡、月水不调、黄疸、心腹胀满、惊风等病症。其中历代本草不载的有骨蒸、虚汗、消渴、出血、泄泻和痉病等病症;当今文献未录的有诸痛、咳喘、黄疸、惊风、水肿、痹病、精神神经疾病、疮疡等病症。结合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柴胡治疗虚劳、咳喘、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等病症可能是其潜在功用。

关键词柴胡;本草学;《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潜在功用

柴胡在现代临床上作为疏肝解郁、和解表里药,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和脱肛。现代对柴胡的认识和应用,继承了古本草的论述,但不可能是其传统功用的全部。故全面挖掘柴胡的传统功用,把握其历代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借以发现业已失传的功用,并通过论证扩大现实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利用本草学进行考察,可从单药角度了解柴胡的传统功用;而借助柴胡配伍在古方剂中的病症分布,既可确认柴胡古代应用的实际情况,又能发现其潜在应用规律。《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的建立,为开展后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以下从古本草和古方剂两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察柴胡的潜在功用。

1.柴胡功用的本草学考察

柴胡首载于《本草经》,称其有“主心腹胃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睛”的功用,后世本草在此基础上又续有增补。综合《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珍珠囊》、《医学启源》、《本草衍义》、《本草纲目》和《本草汇言》等有关记载,汇总柴胡功用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将柴胡的传统功用全部提炼出来。

所记柴胡治心腹胃肠中结气、五藏间游气、胸胁中痞、胸胁气满、胸膈中痛、胸胁苦满、肥气(肝之积)、心下痞(心下痞满),基本体现了柴胡的疏肝解郁作用。而柴胡治疗诸疟、寒热邪气、寒热、退六经邪热往来、除伤寒心下烦热、虚劳烦热、解散肌热等,大体可以抽象出疏散退热功效。此外,柴胡尚有治疗阳气下陷、升下陷、引胃气上升的功用,即有升举阳气之功。由此构成了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所记载的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总体功能,与药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诸病症的记载完全相照应。

经考察,除上述病症外柴胡在本草学中还用于诸痛(头痛、身体疼痛、心腹疼痛等)、咳逆、黄疸、惊风、水肿、痹病、下痢、食不消、痰饮、耳聋、精神神经疾病(虚劳不得眠、惊痫、癫痫、热病发狂、伤寒百合、客忤等)、产后诸疾、目昏赤痛、痘疹、疮疡、癖积、呕逆等病症,这些功用并未被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教材所收载,现今临床自然很少取用。那么,这些作用是过时的错误认识,抑或是有待揭示的潜在功用呢?学术界应当做出理性和科学地回答。为了确认柴胡这些用处的客观实在性,以下从历代柴胡复方的病症分布和现代药效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两个方面予以论证。

2.历代柴胡复方病症分布和潜在功用考察

以柴胡为关键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柴胡复方主治病症分布情况一览无遗。共得柴胡复方2171首,用于657种病症。经归纳整理,含柴胡方剂依序用于虚劳277方(包括热劳、血风劳气、急劳、气劳、冷劳、五脏劳等)、伤寒226方(包括伤寒、伤寒杂治、伤寒潮热、伤寒汗后余热不除、伤寒余热不退等)、咳喘128方(包括咳嗽、久上气、伤寒咳嗽、肺脏壅热、久嗽、肺气喘急、短气等)、热病127方(包括诸热、潮热、温壮、客热、壮热、结热等)、眼疾125方(包括风目赤、风毒冲目虚热赤痛、目积年赤、目生肤翳、目睛疼痛 、目涩痛、肾肝虚眼黑暗、目风泪出、肝虚眼、内外障眼、目见黑花飞蝇等)、疟疾120方(包括疟疾、劳疟、山岚瘴气疟、久疟等)、骨蒸116方(包括骨蒸、骨热、骨蒸烦渴、劳瘵、骨蒸羸瘦、骨蒸肺痿、变蒸、传尸羸瘦等)、诸痛81方(包括头痛、身体疼痛、心腹疼痛等)、癥瘕积聚78方(包括积聚、久积癥癖、骨蒸痃癖、癖气、诸癖结胀满、虚劳积聚、痃气、痃癖、痰癖、乳癖等)、精神神经疾病74方(包括一切痫、惊痫、伤寒谵语、风痫、癫痫、风邪癫狂、客忤、惊悸、热病狂言等)、时气51方、痈疽疮疡46方(包括诸疮、疮疡、一切恶疮、五色丹毒、伤寒狐惑等)、月水不调46方(包括月水不通、热入血室、月水不断、月水不利、月水不通腹内癥块、崩中漏下等)、黄疸43方(包括三十六黄、诸疸、诸黄、热病发黄、女劳疸等)、呕吐33方(包括恶阻、伤寒干呕、呕逆不下食等)、心腹胀满31方(包括痞气、痞结腹胀、两胁胀满、膈气妨闷、伏梁、肥气等)、产后诸疾26方(包括产后闷烦、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妒乳等)、痰饮25方、疰和虚汗(包括盗汗、阴汗、心热多汗等)疳疾各24方、水肿和补益各23方、口腔疾病和痘疹各22方、诸风和安胎各21方、大小便不利19方(包括大便不利、小便不利、淋证等)、脚气19方、消渴和出血(包括吐血、鼻衄、血妄行、脏毒下血、肠风下血等)各17方、咽喉疾病和乳石引发各17方、宿食不消16方、泄泻和痹病各13方、不思饮食11方、痉病和惊风各10方、中风9方、带下和瘰疬各8方、痢疾7方。余下诸方所治疾病均属散在,趋势不明显,故忽略不计。

归纳发现,柴胡复方所治疾病以虚劳、伤寒、咳喘、热病、眼疾、疟疾、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患等居多。经比较,柴胡复方所治诸痛(头痛、身体疼痛、心腹疼痛等)、咳喘、黄疸、惊风、水肿、痹病、下痢、食不消、痰饮、耳聋、精神神经疾病(虚劳不得眠、惊痫、癫痫、热病发狂、伤寒百合、客忤等)、产后诸疾、目昏赤痛、痘疹、疮疡、癖积、呕吐等病症遵循了历代本草记载的柴胡功用,但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却未予收录。而古代柴胡复方所治骨蒸、疰、虚汗、口腔疾病、消渴、出血、咽喉疾病、泄泻、不思饮食、痉病、中风、带下、瘰疬等,历代本草、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均未收载。总计三十余种治疗作用现今已经舍弃。在药典确认的功用中,所治子宫脱垂和脱肛,大体与历代本草记述柴胡治阳气下陷、升下陷、引胃气上升的功能相关,但古代柴胡复方未见实际应用的记录。如此,仅药典所载柴胡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和月经不调与古代柴胡复方所治伤寒、疟疾、心腹胀满和月水不调等基本相吻合。不过,药典记载的主治病症在古代柴胡复方的干预频数和程度差别较大,古代柴胡复方用于伤寒226方,居所治病症第2位,治疟疾120方排在第6位,治月水不调46方居第13位,治心腹胀满31方居第16位。

事实说明,在历代本草、古代方剂和现代文献之间,柴胡的收载和应用彼此互有差参,差异较大。即便所治相近,在应用的频率和程度上也有很大区别。于是,可以提出如下质疑:古代方剂在遵循历代本草基础上扩大应用的依据何在?现代文献对药物历代应用经验的取舍原则和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中药传统功用舍弃不当的问题?如何发现和论证中药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为了部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对古代柴胡复方所治病症频次居前且现代文献不载的虚劳、咳喘、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患、疮疡痈疽等,与古代方剂文献和现代文献均有记载的治疗病症进行比较,对各病种所用柴胡复方的频次进行2×2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借以考察不同病症柴胡配伍应用频次不同是否具有质的差异性。

根据上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运算。首先建立数据集,在变量视图表中编辑病名、方剂数和例数,在例数当中输入相应数值,在数据一栏里对变量进行加权,最后在分析栏里选择交叉表来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0.000<0.01。统计结果显示,配伍柴胡治疗咳喘的频数明显高于2010版药典所载的治疗月经不调的频数。而柴胡配伍用于虚劳、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的频次分别与柴胡配伍用于月经不调的频次相较,前五种疾病的配伍率均明显高于月经不调的配伍率(P<0.01)。由此可见,古代配伍柴胡治疗虚劳、咳喘、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具有比较确定的优势。柴胡复方治疗疮疡的频次与治疗月经不调的频次相近,没有显著性差异。据此初步确认,柴胡治疗虚劳、咳喘、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等,为已经失传的潜在功用。

3.柴胡现代药效学研究提供的佐证

历代本草记载的柴胡功用和古代柴胡复方病症分布体现的功用中,至少有诸痛、咳喘、黄疸、惊风、水肿、痹病、下痢、食不消、痰饮、耳聋、精神疾病、产后诸疾、目昏赤痛、痘疹、疮疡、癖积、呕逆、骨蒸、疰、虚汗、口腔疾病、消渴、出血、咽喉疾病、泄泻、不思饮食、痉病、中风、带下、瘰疬为当今国家药典所不载,且古代柴胡复方治疗咳喘、诸痛、眼疾、骨蒸、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等的功用远较治疗月经不调的功用频繁而广泛,因而这些功用的客观性是有待进一步证明的。

药效学研究确认,北柴胡、春柴胡挥发油可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2]。说明柴胡有镇痛的作用。小鼠压尾法或醋酸扭体法证明柴胡粗皂甙有明显的镇痛作用[3]。柴胡对热致痛小鼠可明显延长其痛阈时间,对小鼠醋酸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4]。说明传统将柴胡用于诸痛、痹病是正确的。

口服柴胡粗制皂甙或柴胡提取液对由于气管中纤毛受机械刺激所致豚鼠咳嗽,柴胡皂甙镇咳的ED50量为9.1mg/kg,而磷酸可待因的ED50为7.6mg/kg,两者镇咳效果相似[5]。说明柴胡总皂甙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从而证明古代将柴胡广泛用于咳喘之类的病症是有道理的。

研究表明,柴胡皂苷a能降低PTZ诱导的小鼠全身强直性惊厥发作率,可抑制小鼠强直性惊厥的发生[6]。说明柴胡有抗惊厥作用。柴胡皂苷a对PTZ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TNF-α的大量释放及TNFR1表达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并通过此种抑制,来发挥其抗癫痫作用[7]。认证了古代配伍柴胡治疗惊风和惊痫等的科学性。

现已明确,柴胡皂甙及柴胡皂甙a、b1、b2、c、d对实验性肝损害有显著抑制作用,柴胡皂苷d能够减少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程度[8]。柴胡总皂甙对四氯化碳结合苯巴比妥复制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有显著疗效,它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B的含量。说明柴胡总皂甙具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的作用[9]。柴胡皂甙a能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的含量,降低肝脏中过氧化脂质的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说明柴胡皂甙a具有抑制肝脏中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对肝脏损伤作用,具有促进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和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的作用[10]。柴胡水煎剂可使豚鼠胆囊肌条张力增高、收缩频率加快、收缩波平均振幅减小。证明柴胡有利胆作用[11]。此外,柴胡皂甙对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有保护作用[12]。柴胡提取物8、4g/kg能显著增加小鼠胆汁分泌量[13]。充分证明古代用柴胡治疗黄疸确有道理。

综上所述,古代柴胡复方所治病症未被药典收载者,确有一部分得到实验研究的证明,说明药典对柴胡传统功用的取舍尚缺乏广泛科学地论证。本文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了柴胡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对此应当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加以严格科学地论证,最终决定这些功用的取舍。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1998

[2]谢东浩,贾晓斌,蔡宝昌,等.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2): 108-110

[3]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86

[4]唐伟军,卢新华,周大现,等.柴胡镇痛效应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52-53 [5]金顺姬.柴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74-1075

[6]谢炜,鲍勇.柴胡皂苷a对戊四氮诱导小鼠痫性发作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24-26

[7]谢炜,康萍,张作文,等.柴胡皂苷a对PTZ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TNF-α释放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1798-1801

[8]郭景珍,万方,李忻,等.柴胡皂苷d 对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70-972

[9]黄萍.柴胡总皂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中国医药导报,2009,6(5):43-44

[10]李廷利,吕亚彬,田振坤,等.长白柴胡中柴胡皂甙a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医药学报,1988,(1):45

[11]周旭,丁娟,聂黎虹,等.柴胡对豚鼠内脏平滑肌作用机理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5,26(12):1388-1390

[12]廖博懿,陈念平.柴胡皂苷对阻塞性黄疸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53

[13]杨错,邢立国,刘玉兰,等.柴胡对小鼠肝再生及胆汁分泌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66-2067

吕莹(硕士研究生)/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2年《中华中医药杂志》第10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五味子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摘要:通过考证古本草学、古方书功能主治,可以确定五味子传统功能的核心内容已被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所收录。但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疼痛、一切眼疾、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传染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等疾病现已舍弃。如今重视五味子的收涩功能,古代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五味子;功能;本草学;《普济方》数据库

先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对任何一味中药跨病种检索,可得含此药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即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频数,再与历代本草学和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便可反推此药物的基本功能,获取对药物传统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药,始载于《本经》,属上品,《中药学》作为收涩药收录。2010版国家药典[2](简称药典)一部医学标准确定其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这些功用传承了多少古本草及古方书的内容,是否存在失传的潜在功能,是有待明确的,现采用上述方法予以考察分析。

1.五味子功用的本草学考察

《本经》称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后续《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通玄》、《本草备要》等本草代有补充,剔除重复,五味子传统功能主治归纳如下:

古本草所述“下气、固精、敛汗,咳逆上气,宁嗽定喘,敛汗,强阴涩精”与药典确定的五味子收敛固涩,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相对应。所记“主益气,强阴,补不足,生阴中肌,治中,止渴,益气生津,除烦渴”与药典规定的五味子益气生津,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相照应。所述“益男子精,暖水脏,壮筋骨”与补肾相吻合。

尚可发现,历代本草记载五味子除热(包括除热气,除烦热、退热)、止呕逆(包括霍乱转筋,反胃,止呕住泻)、明目(包括补虚明目)、治风、消食、痃癖、消水肿、心腹气胀(贲豚)、解酒毒、冷气等功用未被药典和《中药学》所收载,现代临床也很少应用。原因何在?学术界应当做出理性、科学地回答。为了确认五味子这些用处的客观实在性,以下从历代含五味子复方的病症分布考察、统计分析和现代药效学研究对照三个方面予以论证。

2.基于古代方剂文献的五味子功用考察

一般说来,药物临床应用的真实记录保留在历代方剂之中。以五味子为关键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含五味子复方主治病症分布情况一览无遗。共得含五味子复方1812首,用于540种病症。经归纳整理,含五味子方剂依次用于虚损619方(包括肾虚、补益元阳、肺虚、肝虚、大肠虚、脾胃俱虚、补益诸虚、虚劳、三焦虚寒、平补)、咳嗽316方(包括诸咳嗽、咳嗽、五脏诸嗽、咳嗽上气、咳逆上气、肺病咳嗽等)、疼痛99方(包括腰痛、身体腰脚疼痛、腹痛、偏正头痛、风湿痹、月水来腹痛)、一切眼疾98方(包括内障眼、目昏暗、目生花翳、目赤痛、暴赤眼、目青盲等)、口渴83方(包括消渴、消中、虚热渴、伤寒烦渴等)、喘50方(包括喘促、喘嗽、咳嗽喘急、热病喘急等)、诸失血50方(包括唾血、血妄行、鼻衄、肠风下血、月水不断、吐血不止、咳嗽上气唾脓血)、遗泄不固诸病44方(包括诸泻、泄痢、小便利多、小便遗失、肾虚漏浊遗精、伤寒虚汗不止、伤寒后虚羸盗汗、虚汗)、神志病40方(包括虚劳不得眠、胆虚不得眠、时气烦躁、风惊悸、伤寒烦躁等)、中风40方(包括风偏枯、中风半身不遂、卒中风、风角弓反张、瘛病)、伤寒37方(包括伤寒厥逆、伤寒三日候、伤寒五日候)、癥瘕32方(包括八瘕、癥瘕积聚、五噎、五膈)、瘟病30方(包括瘟病、尸疰、五运时行民病证治)、水肿19方(包括水气遍身肿满、诸肿、水气、脚气变成水肿)、诸热18方(包括诸热、三焦实热)、呕吐18方(包括上气呕吐、胃反、吐利、伤寒呕哕)、食积17方(包括膈气宿食不消、积聚宿食不消、留饮宿食、伤寒后不思饮食)、脚气16方(包括脚气缓弱、风脚气、脚气肿满)、胎动不安14方(包括堕胎、半产、安胎、子烦)、痈疽14方(包括痈疽托里法、痈内虚、久痈、诸痈疽、渴痢后成痈疽、乳痈)、小便淋秘13方(包括冷淋、劳淋、小便淋秘)、五官疾病13方(包括语音不出等疾、口疮、咽干、口臭)、月水不调9方、疮疡9方(包括诸疮生肌肉、发背溃后、疮疡、一切恶疮、诸疮)、外伤4方(包括诸虫伤、金刃所伤、闪肭)、风聋4方(包括暴热耳聋、耳聋诸疾),其他疾病均属散在,趋势不甚明显,故忽略不计。

经过归纳,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疾病以虚损、咳嗽、疼痛、一切眼疾、口渴、喘、诸失血、遗泄不固诸病、神志病、中风、伤寒、癥瘕、传染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居多,其中五味子治疗虚损、咳嗽、口渴、喘、神志病、遗泄不固诸病与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记功能主治完全吻合。所治疼痛、一切眼疾、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等,国家药典一部则未收录,如今重视五味子收敛固涩功能,古代临床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在国家药典未曾收录的功用中,部分得到有关本草的证实。例如,《本草备要》云其“补虚明目”;《名医别录》、《药性论》和《开宝本草》有“除热”、“除热气”之论;《日华子本草》称其能“消食、霍乱转筋,消水肿,反胃” 等,给含五味子复方治疗一切眼疾、诸热、呕吐、水肿、食积等提供了本草学佐证。

综合本草学及古代方书应用情况,初步确认五味子似有多种功能现已失传。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治疗各种疼痛,提示五味子可能具有缓急止痛功能;五味子复方治疗多种眼疾,提示五味子可能具有明目作用;五味子复方用于多种失血,提示其可能具有收敛止血作用;五味子复方用于中风(包括风偏枯、中风半身不遂、卒中风、风角弓反张、瘛病)40方,提示五味子或许具有熄风止痉功能;五味子复方治疗诸热和瘟病等,提示其可能具有清热功能。此外,五味子还可能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止呕、消食、安胎等功用。在没有充分证明这些功能之前,姑且称为五味子的潜在功能。

3.五味子潜在功用的计量分析

为了明确五味子潜在功能与国家药典所记是否具有质的差异性,我们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众所周知,五味子治疗遗泄不固诸病,在现代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药典也有明确记载。为考察治疗疼痛和遗泄不固诸病复方中五味子配伍率的差异,对各病种用五味子复方的频次进行2*2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得含五味子复方1812首,用于各种疼痛共99方,用于遗泄不固诸病共44方,利用SPSS17.0对表1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现将疼痛和遗泄不固两者配伍应用五味子的频次比较列表如下。

首先建立数据集,在变量视图表中编辑病名、方剂数和例数,在例数当中输入相应数值,在数据一栏里对变量进行加权,最后在分析栏里选择交叉表做卡方检验,得出X2=22.0228,P=0.000003<0.01,可见两组疾病使用五味子频次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五味子治疗疼痛具有优势,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药典明确的收敛固涩作用。统计结果表明五味子治疗疼痛、一切眼疾,P值均小于0.01,说明五味子治疗疼痛和眼疾优于遗泄不固诸病,因而证明止痛和明目是五味子的潜在功能。治疗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五味子配伍率分别与遗泄不固五味子配伍率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此5种疾病的五味子配伍率与遗泄不固配伍率(P0.05)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五味子配伍用于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与其治疗遗泄不固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印证止血、息风止痉、活血消癥、解热可能是五味子的潜在功用。

4.五味子潜在功用的药效学考察

以上基于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五味子的潜在功用,对此尚需得到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验证。辛氏等[3]采用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缩尾法考察了不同浓度五味子水煎液(10%、30%、90%)的镇痛作用,并通过小鼠福尔马林试验研究了五味子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出现的潜伏期和热水所致小鼠缩尾的潜伏期,提高热板所致小鼠舔足的痛阈。刘氏等[4]研究五味子多糖对于酒石酸锑钾所致的内脏痛和甲醛所致伤害性行为反应,表明五味子多糖对小鼠扭体实验和大鼠甲醛实验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性疼痛都有镇痛作用,进而证明古代用五味子治疗各种疼痛确有道理,同时证明由古代方剂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确认五味子具有潜在的止痛功能也是正确的。刘晓霓[5]应用五味子乙素对胃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五味子治疗癥瘕提供一定程度的佐证。

综上所述,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病症未被药典收载者,确有一部分得到实验研究的证明,说明药典对五味子传统功用的取舍缺乏广泛科学地论证。本文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提出了五味子的潜在功能,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还需在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反复验证,才可将潜在功能确定为普遍认可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S].国家版权局,199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

[3]辛晓林,张桂春,黄清荣.五味子镇痛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42~15843

[4]刘丹娜,罗晶.不同剂量五味子多糖灌胃给药镇痛作用的观察[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2):1115~1117

[5]刘晓霓.复方五味子素B及其成分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3):2526~2529

张丽艳博士生/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3年《中华中医药杂志》第8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黄芪潜在功用的文献考察与逻辑分析

摘  要:通过古本草学、古方剂学、2010年版国家药典一部和现代《中药学》的系统比较,可以确认黄芪传统功能的核心内容已被当今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所收载。而治疗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神经疾病等优势疾病现已舍弃,历代所治热病、咳嗽、痞满腹胀、伤寒、疟疾、骨蒸、呕吐、瘰疬、霍乱、痘疹等也未收载。如今重视黄芪利尿消肿和固表止汗功能,古代临床却不占主导地位。由含黄芪复方古代病证分布可提炼出止痛、止血、安神、定悸、息风止痉、解毒等多种潜在功能,但需临床和实验研究予以确认。

关键词黄芪;潜在功用;本草学;《普济方》

黄芪首载于《本草经》,是古今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现代作为补气药主要用于多种疾病所见气虚证。可以注意到,黄芪功能主治历代不断充实完善,而临床应用却有所侧重;一些功能主治保留下来,另有一些则不再使用。值得关注的是,黄芪功用有所扬弃的依据是什么?那些舍弃的功用确实没有应用价值吗?是否还有亟待挖掘的潜在功用?如果存在,如何挖掘?现在具体分析这些问题。

1.黄芪功用的本草学考察

作为上品药物,《本草经》记载黄芪的功用是“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显而易见,此间黄芪补虚不甚重要,祛病当属首务,且侧重外科病变。后续《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珍珠囊》、《医学启源》、《汤液本草》、《本草汇言》、《本草备要》、《本草正》、《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代有补充,剔除重复,黄芪功用归纳如下。

1. 1 痈疽、疮痈、发背、败疮、排脓、排脓内托、内托阴证疮疡、生肌、肠风、五痔、鼠瘘、瘰疬、大风癞疾。

1. 2 痰嗽、虚喘、止渴、消渴、赤白痢、泄痢、逆气里急、肾衰耳聋、逐五脏间恶血、破癥瘕、瘿赘、五劳羸瘦、劳伤、丈夫虚损、利小便、肢体痿废。

1. 3 妇人子脏风邪气、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血崩、带下。

1. 4 自汗、虚劳自汗、实卫敛汗、实皮毛、充腠理。

1. 5 疗寒热、肌热、骨蒸、虚热、热毒、赤目、驱风运毒、太阴疟疾。

1. 6 诸痛、止痛、腹痛、头风。

1. 7 小儿百病、痘疹。

1. 8 补虚、益气、生血、五脏诸虚不足、益胃气、泻肺中实火、补肺气、脾胃虚弱、补肺健脾、补元阳、利阴气、泻阴火、阳虚无热、壮筋骨。

前七类为主治病症,第八类是针对脏腑、气血病机的功能,历代所记宽泛杂乱可见一斑。仅由历代重复引录情况可知,黄芪侧重治疗痈疽、疮疡、消渴、诸热、喘嗽、泄痢、自汗、疼痛、月水不调、补益气血、脏腑( 侧重肺、脾、胃、肾)、诸虚等。尽管如此,今日借鉴通常难得其要,无所适从。需要另辟蹊径,在黄芪众多功用中,确认古为今用的基本内容。

2.黄芪配伍在历代方剂中的功用考察

仅仅借助历代本草学记载确定黄芪的主要功用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临床应用的记录中考察,才能明确黄芪功用的侧重点,以为当今所取用。而药物临床应用的真实记录保留在历代方剂中,大量考察配伍黄芪复方疾病分布情况,由此提炼出黄芪的功能主治,通过比较即可明确其主要功能。而《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的建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法。

以黄芪为关键词检索其所在复方主治疾病的分布情况,得到黄芪复方3058 首,用于825 种病。经归纳,使用黄芪复方频次居前的疾病有虚劳447 方(包括虚羸、病后虚羸、虚损、风虚劳损、虚劳少气、五劳七伤等) ,痈疽358 方(包括疮疡),诸痹188 方(包括身体腰脚疼痛、风湿痹痛、骨节烦疼、鹤膝风、白虎风、历节风等),补益诸虚144方,血妄行141方(包括吐血、呕血、鼻衄、咳唾脓血、尿血、便血、妇科出血等),中风140方( 包括诸风杂治、五脏中风、偏风、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偏枯、风不仁、风瘫痪等) ,精神神经疾病132方( 包括心虚、怔忡惊悸、不得眠、产后闷烦、风恍惚、心健忘、一切痫、发狂、鬼魇、鬼魅、伤寒百合、客忤、破伤风等),痔疮130方,消渴97方( 包括消肾、虚热渴、烦渴、消中、风消、消渴饮水过度、暴渴、肺消、膈消等),热病59方,下痢56方,咳嗽51方,胎产和虚汗(包括盗汗等)各49方,宿食不消45方,痞满腹胀和伤寒各42方,水肿38方,瘰疬35方,骨蒸和呕吐各29方,疟疾27方,痘疹20方,霍乱18方,诸瘘8方。余方所治疾病均属散在,趋势不甚明显,故忽略不计。

归纳发现,黄芪复方所治疾病以虚劳、虚损、痈疽、疮疡、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神经疾患、痔疮和消渴等居多。经比较,黄芪复方所治诸痹、中风、痞满腹胀、精神神经疾病、水肿、呕吐、霍乱等在传统本草学中均未收载。《日华子本草》仅记载治疗“血崩”,而含黄芪复方则用于多种出血。含黄芪方剂治疗中风十分普遍,本草学却未曾记录,仅见晚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明确黄芪“善治肢体痿废”。与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和现代《中药学》所录黄芪功用比较,古代含黄芪方剂所治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神经疾病等优势疾病现已舍弃,而历代所治热病、咳嗽、痞满腹胀、伤寒、疟疾、骨蒸、呕吐、瘰疬、霍乱、痘疹等10余种疾病也未予收载。如今重视黄芪利尿消肿和固表止汗功能,古代临床虽有应用,却不占主导地位。

上述分析表明,黄芪复方所治众多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黄芪传统本草功用相吻合,另有一部分治疗优势游离于传统功用之外。综合黄芪古代本草记载和方剂应用情况,可以确认多种优势功能现已失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1 止痛

历代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头痛、腹痛以及妇科疼痛等,显示黄芪可能具有止痛功能。

2. 2 止血

黄芪复方用于血崩、吐血、鼻衄、便血、唾血、金疮出血、呕血等多种原因、多部位所见出血,故其可能具有止血作用。

2. 3 定悸、安神

黄芪广泛用于心虚、怔忡、惊悸、不得眠、恍惚、健忘、惊痫、风痫、狂语、发狂、惊恐、心胸烦热、心烦热、鬼魇、鬼魅、百合、惊邪、客忤、破伤风等多种精神神经疾病,提示其具有宁心安神、定悸功能。

2. 4 息风止痉

黄芪大量用于偏风、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偏枯、风不仁、风瘫痪等,相当于现今的缺血性中风。而当今临床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中成药中,清眩治瘫

丸、人参再造丸、醒脑再造胶囊、抗栓再造丸、再造丸、脑心通胶囊、偏瘫复原丸、益脑宁片、麝香抗栓丸、消栓胶囊、消栓通颗粒和消栓通络胶囊等均配伍黄芪,参酌古今,增加息风止痉功能或许是合适的。

2. 5 清热解毒

现称黄芪有托毒生肌功能,强调将其用于治疗疮疡痈疽消、托、补三法的后两法,其依据是此时正气已虚,黄芪可扶助正气而托毒生肌。不过,黄芪在《普济方》中广泛应用于痈疽( 229方)、疮疡(129方)、瘰疬(35方)、下痢(56方)、伤寒(42方)、时气(16方)、热病(59方)、骨蒸(29方)、疟疾(27方)等,累计用方600 余首。这些疾病均为感染性疾病,显然用托毒生肌不能全面概括黄芪的这一功能,似以清热解毒表征比较全面和贴切,尽管这与黄芪的药性属温相悖。

3 黄芪传统功用优势的计量分析

为进一步确认黄芪传统功用优势所在,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对古代配伍黄芪复方频次居前的疾病虚劳、痈疽、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疾病、消渴、虚汗和水肿等进行比较,各病种用黄芪复方的频次进行2*2列联表的卡方检验,从而考察应用频次不同是否具有质的差异性。现将虚劳和诸痹两病应用黄芪的频次比较列表如下。 

针对上表建立数据集,直接输入3个变量——行变量、列变量和指示每个格子中频数的变量,然后用Weight Cases 对话框指定频数变量,最后调用Crosstabs 过程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0.01,可见两者使用频次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配伍黄芪治疗虚劳和痈疽的复方频次显著高于其他病种,具有绝对优势。而治疗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疾病的配伍黄芪的频次分别与治疗消渴、虚汗、水肿诸病中配伍黄芪的频次进行比较,前4种疾病黄芪的应用频次明显高于后三者(P<0.01或0.05)。从而可以看出,在古代配伍黄芪治疗各种疼痛、出血、中风和精神情志疾患,具有非常确定的优势。

以上由古代本草学和方剂学等多种途径基本廓清了黄芪本草学功能,借助古代方剂配伍应用提炼的功能与现代权威文献记载功能的差异性,发现了黄芪多种有待进一步证实的潜在功能。其启示性意义在于,建立一种由古代方剂数据库检索含某药方剂的病证分布的分析、药物功能的提炼、实验验证和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学体系,不断挖掘药物的潜在功能,通过系统论证使之成为确定的新功能,有利于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1998

郑曙琴博士/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0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6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OM

古代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的筛选,成为挖掘古代方药学遗产的侧重点。本文在通常采用的逻辑分析和频次判断方法之外,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头痛及相类病证的用药情况为示范,建立药物组合使用率的卡方检验比较分析方法,借以确定古代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药对分析判断方法。文中强调,当借鉴由此获取的药对时,尚需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做出综合判断。

关键词病证  首选药对  常用药对  逻辑判断  统计分析

挖掘古代方药学遗产,旨在服务于当今临床和中药新药开发,实现古为今用的宏伟目标。此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方药最佳适应病证考察;病证首选和常用药物和药对分析等。由于药对是沟通单药与复方的基本环节,药物间的有机组合是方剂的精髓,故而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的筛选理应成为此类研究的侧重点。

古代方剂数据库的建立,为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的考察分析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多种途径。可以看到,在传统逻辑分析方法之外,学术界业已引入关联挖掘和聚类挖掘等知识发现技术。不过,鉴于古代方剂数据的多样性和数据预处理的复杂性,尚难提供满足数据挖掘的理想条件,挖掘结果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因而建立集逻辑判断、配伍频次高低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病证首选和常用药对的筛选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本文拟以头痛为范例,建立古代药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一、古代常用药对的逻辑和频次判断方法

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别以头痛、风头痛、偏正头痛和风眩头痛为关键词检索,得治疗其相应病证的方剂分别为165方、79方、54方和43方,其用药分别为166种、121种、90种和112种。考虑四种头痛的密切关系,将所用方剂和药物累加起来计算,其配伍应用频次居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川芎118次、甘草103次、石膏88次、防风67次、细辛53次。显而易见,这五种药物配伍用于头痛的优势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影响药物两两配伍的关系。检索结果表明,川芎+甘草见于67方,频次最高,其次为甘草+石膏50方、川芎+石膏48方、甘草+防风47方、川芎+细辛45方、川芎+防风45方、石膏+防风35方和甘草+细辛35方。由排位居前的几组药对不难看出,两药配伍的频次同样是以川芎、甘草、石膏、防风和细辛等的两两组合应用频次较高。说明单用频次直接影响药物配伍关系,当然,药物之间的依存度也可影响药物配伍的频数。

依据两两配伍的频次可初步确认,古代治疗头痛的常用药对是川芎+甘草、甘草+石膏、川芎+石膏、川芎+石膏、甘草+防风、川芎+细辛和川芎+防风等,这些药对是基于头痛的总体用药规律确认的,没有考虑头痛的病因病机属性。现实应用则有所不同,甘草较少与石膏、川芎配伍用于头痛,但甘草与白芍药作为药对治疗偏头痛则不乏所见。当今临床石膏多半在风热头痛时与它药配伍应用,旨在发挥清热疏风作用,与古代广泛配伍石膏治疗头痛是有区别的。总体说来,现代临床较少把甘草、石膏作为止痛药配伍应用于偏头痛。那么,古代配伍甘草或石膏治疗头痛的依据何在?实际上,两药治疗各种疼痛历代多有记载。如甘草主“腹中冷痛,妇人血沥腰痛”(《药性论》),和肝止痛(《药性集要》);石膏“治腹中坚痛”(《本经》),“除时气,头痛,身热”(《名医别录》),“治伤寒头痛如裂”(《药性论》),“止阳明头痛”(《珍珠囊》);乃“苦头痛之药”(《医学启源》)。说明两药均有止痛作用,古代甘草、石膏被配伍用于头痛且高频出现,符合古代用药规律。

以上借助逻辑和频次判断,初步确认了古代治疗头痛的几组常用药对。但这几组之间有无质的差异?是否存在首选和常用药对之分?几组药对与其后药对(如表1中石膏+防风、甘草+细辛等)是否存在质的不同?其中是否存在常用药对等,这些问题单纯依靠逻辑和频次分析难以做出确切回答。

二、古代常用药对的统计分析

为了辅助判断古代治疗特定病证的首选和常用药对,提高逻辑和频次判断的强度,以为今日所借鉴,尝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论证这个问题。

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分别以头痛、风头痛、偏正头痛和风眩头痛为关键词检索,得两药在各病所属方剂的配伍频数和累加后的总频数(详见表1)。

1.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

使用SPSS对列联表进行统计分析,利用Pearson 卡方检验对表1中的行变量和列变量进行独立性假设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Pearson 卡方值为24.328, 自由度为30,P值为0.757>0.05,所以没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原假设,说明行变量(药对)与列变量(病证)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将检索到的治疗四种头痛的方剂合并起来,进一步对药对进行统计分析。

2.数据合并后的药对统计分析

(1) 川芎+甘草和甘草+石膏两药对使用比较

利用配对设计四格表的检验,分析川芎+甘草和甘草+石膏两药对在治疗头痛的341首方中使用率是否有差异,其数据见表3。

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平

H0:两药对的使用率相同

H1:两药对的使用率不相同

   α=0.05

②计算值和自由度  因为b+c=57>40,所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值:

③确定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界值表,得P<0.05,按α=0.05的水平,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药对的使用率不相同,药对川芎+甘草的使用率高于甘草+石膏。

(2)利用(1)中的方法做药对川芎+甘草与其他药对的比较可知,药对川芎+甘草的使用率与其他药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由表1可知,川芎+甘草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药对的使用率。

(3)甘草+石膏和川芎+石膏两药对使用比较

利用配对设计四格表的检验,分析甘草+石膏和川芎+石膏两药对在治疗头痛的341个药方中使用率是否有差异,其数据见表4。

按(1)中的步骤进行假设检验,因为b+c=34<40,所以使用校正的公式计算值:

界值表,得P>0.05,按α=0.05的水平,不拒绝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药对的使用率不相同。

(4)利用同样的方法,对药对甘草+石膏分别与药对甘草+防风、川芎+细辛、川芎+防风、石膏+防风两两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药对甘草+石膏、甘草+防风、川芎+细辛和川芎+防风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这些药对的使用率不相同;但药对甘草+石膏与药对石膏+防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两个药对的使用率不相同。

由以上假设检验和表1可知,在治疗头痛的341个药方中,药对川芎+甘草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药对的使用率,可认为川芎+甘草为首选药对;药对甘草+石膏、川芎+石膏、甘草+防风、川芎+细辛和川芎+防风的使用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这几组药对为常用药对。

三、讨论

1.借助古代方剂数据库检索病证的用药情况,通过逻辑和频次考察,可初步确认具体病证的常用药对。而统计分析则可将使用率没有显著差异的药对划归一类,一并视为常用药对。这样,药对甘草+石膏、川芎+石膏、甘草+防风、川芎+细辛和川芎+防风可确认为古代常用药对。

2.在治疗某一病证的所有方剂中,药对使用频次最高者的使用率若与使用频次排第二位者的使用率显著不同,前者可认定为治疗该病证的首选药对。治疗头痛的药对中可认为川芎+甘草为首选药对。

3.在治疗某一病证的所有药对中,依次与使用率较高的药对进行卡方检验,当出现使用率差异显著时,该组合和其下组合一般不宜视为古代治疗该病证的常用药对。治疗头痛的石膏+防风和甘草+细辛等组合即属此类。

4.单纯使用逻辑判断、药物组合频次考察或药对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古代药对的构成规律,综合这些方法进行考察将大提高论证的强度。不过,当欲借鉴由此获取的药对时,尚需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做出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1998

2 刘大海,李宁,晁阳,等.SPSS 15.0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91~194

刘艳芬/梁茂新

原文发表在2012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3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om

中药新功能的逻辑发现与论证方法

摘 要:当前,基于天然药物思路,借助药理研究发现中药新功能,并以此取代和补充中药传统功能,已占压倒优势,成为“中药现代化”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中药传统功能的异化已成定势。鉴此,作者提出一种依靠古代方剂数据库检索技术,结合逻辑分析、统计分析和实验评价发现和论证中药新功能的思路与方法,借以流水作业式地发现和确认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药新功能。整个研究从传统方剂中来,研究结果回到中医药理论体系当中,多种方法交互论证,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

关键词中药新功能;古代方剂数据库;逻辑分析;统计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学

药物新功能的认识和新的药用部位、物质的发现,是古代本草学乃至当今中药学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特征。可以注意到,随着近现代生药学研究方法的广泛渗透,中药新功能的探索途径和方式已经发生本质性变化,由此获取的知识丰富了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中药学的传统知识结构,对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核形成严重的冲击。因而,考察中药新功能的研究现状,探索建立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新功能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基于天然药研究思路中药新功能发现的得失

近现代对中药进行的药理学研究,几乎涉及到全部临床常用药物,观测指标广泛且不断翻新。此类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传统功能证实性药理学研究,二是基于新作用发现的药效学研究。

例如,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实验证明其有导泻、利胆、保肝、止血、抗炎等作用,验证了传统功能。而大黄的降脂作用则与传统功能无关。诸如此类,杏仁抑制呼吸中枢,产生镇咳平喘效应;广金钱草增加实验动物的尿量,有利钠作用,分别证实了两药止咳平喘、利水通淋的传统功能。而厚朴肌肉松弛作用,补骨脂光敏作用,苦参抗心律失常,牛蒡子降血糖,人参抗肿瘤,丹参抗肝纤维化等,均经药理实验确认,然与传统功能毫无关系。这些基于药效学的新功能一经发现,学术界便从多方面扩大战果,一是按药理作用配伍其他中药组方应用;二是按天然药物思路研制新药;三是收录到权威著作中。典型例子是,实验证实葛根有抗心肌缺血、扩冠、增强脑和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氧代谢、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和降血脂活性后,便单用葛根开发成愈风宁心片(胶囊),专治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心绞痛,所谓“解痉止痛”功能已与葛根传统功能相去甚远。同样,因证实薏苡仁油有抗肿瘤作用,爰将其与大豆磷脂联合开发成康莱特注射液,虽称“益气养阴,消癥散结”,却与薏苡仁传统功能毫无瓜葛。时下,此类研究成果斐然,占压倒优势,大体成为“中药现代化”的主旋律。与此同时,以实验结论取代中药传统功能已成定势,这在《中华本草》[1]中体现尢为突出。

在此书里,药效学研究新成果被广泛收录到中药功能表述之中。或单独存在,或与传统功能并存。在功能方面,《中华本草》称树舌“消炎、抗癌”;巨紫堇“镇静止痛,抗菌消炎”,全部使用药效学的功能表述。而中西医功能术语混杂者更为普遍,如木耳“补气养血,润肺止咳,止血,降压,抗癌”,木本猪毛菜“平肝,镇静,降压”,合叶子“平肝降压,祛腐敛疮”,扶桑金星蕨“止血,消炎”。关于药物的主治,云芝用于“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恶性癌症,类风湿关节炎,白血病,”除咽喉肿痛外,均为现代医学疾病;中华蹄盖蕨主治“流感,麻疹,乙脑,流脑,钩虫病,蛔虫病”;巨藻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哮喘,气管炎,心绞痛”;南粤马兜铃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痢疾,乳腺炎,阑尾炎,皮肤化脓性感染”,诸药皆用于现代医学疾病,丝毫未及中医病证。这些都是运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或把天然药羼入中药所致的必然结果。

不难看出,中药的传统功能主治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虽然例举诸药非主流药物,但如此以实验结论取代或充实中药传统功能,必然促使中药传统功能的逐渐异化,转而直接冲击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异化态势正在迅速放大,如不妥善解决,出现颠覆性后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客观地说,采用任何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均无可厚非。然任凭中医药学基本知识结构和特色被偷换和肢解,恐怕是业内人士不愿意见到的。故而如何同化药效学研究成果和重新发现具有中医特色的药物功能,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一种中药新功能的逻辑发现与论证方法

先前,我们建立了《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 [2],在检索利用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对某药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此药借助复方在所有疾病分布情况,即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治疗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的频数,借以可全面反推药物的基本功能。将这些基本功能与国家药典一部和历代本草学相对照,大多出现两种情况,即部分基本功能与之相吻合,另有部分则未被国家药典一部和历代本草学所收载,有的配伍应用的频率竟然相当高。

以人参为例[3],由《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检得人参复方7909首,分布于1177种疾病,居前10位者依次为呕吐、伤寒、心虚、诸风杂治、吐利、中风、杂病、霍乱、补益诸虚、怔忡惊悸,人参复方用于呕吐凡108方,独占鳌头。而将人参复方用于呕吐相关疾病者全部提取出来,依次为胃反42方,恶阻35方,脾胃气虚呕吐不下食23方,呕逆不下食20方,伤寒呕哕和伤寒干呕各16方,霍乱呕吐14方,虚劳呕逆12方,干呕和膈气呕逆不下食各11方,呕逆和时气呕逆各10方,呕哕和膈气呕逆各9方,气呕8方,霍乱干呕、三焦吐、膈气呕吐和脾胃壅热呕哕各7方,热吐、乳石发痰饮呕逆和寒呕各5方,霍乱呕哕和热病呕逆各4方,共得治疗呕吐及相关病症382方。同时统计治疗脾胃虚弱人参复方(包括兼理脾胃39方、脾胃俱虚36方、脾胃不和34方、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33方,脾胃虚冷水谷不化29方、脾胃不和不能饮食28方、脾虚冷26方、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23方、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23方、胃虚冷21方、脾气虚腹胀满18方、伤寒后脾胃气不和12方、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11方、脾胃气虚弱肌体羸瘦11方、脾脏冷气腹内虚鸣9方、脾胃冷热不和9方、脾脏虚冷泄痢8方、热病后脾胃虚不思饮食7方、血风攻脾胃不能食5方、食治脾胃气弱不下食1方)合计360方;而治疗心虚惊悸人参复方(包括心虚74方、怔忡惊悸54方、虚劳不得眠20方、伤寒烦躁6方、心劳17方、风惊悸27方、心虚惊悸26方、夹惊伤寒7方、风惊10方、风惊恐15方、伤寒后心虚惊悸19方、胆虚不得眠13方、伤寒后不得眠10、血风惊悸19方、惊悸12方、伤寒百合4方、风恍惚10方、虚劳惊悸16方、伤寒心悸5方、风惊邪6方)总计370首。说明治疗呕吐复方配伍人参的频数略高于治疗脾胃虚弱和心虚惊悸的人参复方。如所周知,人参补脾益气和安神功能得到普遍认可,并写入国家药典,这与古今广泛配伍人参治疗脾胃虚弱的相关病症和心虚惊悸的精神病变完全相合。统计结果表明,古代配伍人参用于呕吐并不亚于配伍人参治疗脾胃虚弱和心虚惊悸。据此推测,我国古代已将人参作为降逆止呕药物广泛配伍应用,只不过未能在历代主流本草学中得以确认。

为进一步论证人参潜在的降逆止呕功能,又以呕吐为关键词检索,确认呕吐所用复方285首,涉及药物253种。其中配人参复方108首,仍居首位,其次居前10位者,配丁香96方,配半夏76方,配陈橘皮64方,配白术62方,配炙甘草57方,配茯苓45方,配木香40方,配甘草38方,配藿香和厚朴各34方。不难看出,除人参外,多为公认的降逆止呕药物,半夏当为首选,然历代治呕吐复方配伍半夏却明显少于人参。为考察治疗呕吐复方中两药配伍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得X2=8.2181,P<0.01,提示两药配伍率有本质差异(见下表)。

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即古代医家群体配伍人参治疗呕吐是一种比较普遍但又潜在的临床现象。或许历代主流本草未曾记载这一功能,故历版国家药典一部均未收录。

基于上述分析过程,可大体给出基于传统方剂发现中药潜在功能的完整思路和方法:即古代医家群体临床选药组方形成的对不同疾病同一药物的配伍率和同一疾病不同药物的配伍率,反映了药物干预疾病的贡献率和效应强度。药物间两种配伍率差异比较,适合两个及多个总体率或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的假设检验方法。借助两种配伍率的假设检验,可定量确认同一药物干预不同疾病的功能强度;也可判断同一疾病所用不同药物的惯用和效应强度。似可推断,利用古代方剂数据库,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可初步揭示中药业已失传的潜在功能,并经实验研究予以确认。

按照这一思路和方法,我们先期通过古代方剂数据库检索、逻辑和统计分析,初步确认当归另有止血、止泻、消痞散满和养心安神等功能[4];白术另有止血、止咳平喘、安神、止痛等功能[5];黄芪尚有止痛、止血、宁心安神功能[6];人参则有化痰止咳[7]、止呕[3]功能;大黄尚可息风止痉[8];肉桂则有通络息风功能[9]。为了验证人参、大黄、肉桂、黄芪和白术潜在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分别开展实验予以确认。结果证明,人参水煎液能延长氨水和SO2引咳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及大鼠排痰量,表明人参具有“止咳、化痰”功能[7];大黄水煎液可对抗小鼠MES、戊四唑和士的宁等化学性惊厥及癫痫大鼠脑组织氧化,对癫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为确认其“息风止痉”功给提供了客观依据[8]。肉桂水煎液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能力,提高脑组织SOD活性及NGF、BDNF表达,降低MDA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为确认其“平肝息风”功能提供了佐证[9]。黄芪水煎剂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量小鼠睡眠有增强作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时间;能够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证明其有“止痛、止血和安神”功能[10]。白术水煎液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减少其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对小鼠疼痛有抑制作用,能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其痛阈时间[11],证明其有“化痰、止咳、止痛”功能。由此可见,实验研究基本证明了前期发现的各药潜在功能,进而说明这种中药新功能的发现和论证思路与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但需指出,前期认为白术有止血的潜在功能,但实验研究发现,白术水煎液能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减少纤维蛋白原,提示白术有抗凝血作用[11],与逻辑和统计分析确认的潜在功能不符。出现这种个别情况应是正常的,不足为怪。

综上所述,似可得出这样的判断,历代医家对中药的应用,一是遵循本草学记载的功能主治;一是结合自己或他人临床经验扩大应用到其他病症,因而出现历代本草学不载却潜在配伍应用的奇特现象。当潜在应用极为普遍,形成绝对优势时,学术界对此就不应视而不见。事实说明,客观存在一种中药潜在功能的挖掘方式,即借助古代方剂数据库的筛选和分析,由药物配伍在复方中的病症分布提炼出药物的整体功能,经过对不同疾病同一药物的配伍率和同一疾病不同药物的配伍率的卡方检验,即可确认历代不曾收载的潜在功能,再经药效学和临床研究证实,方可将该功能确定下来。这一研究思路与方法科学而便捷,有望成为中药新功能发现的重要途径,且可保持中药特色,在较深层次上挖掘和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国家版权局,1998

[3]张会宗,梁茂新,等.人参止呕功能的文献考证,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783-787

[4]郑曙琴,梁茂新.当归潜在功能考察,中华中医药杂志,24(增刊):31-32

[5]安  然,梁茂新.白术失传和潜在功能的文献考察,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4~16

[6]郑曙琴,梁茂新,高天舒.黄芪潜在功能的文献考察与逻辑分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520-521

[7]张文风,梁茂新.人参止咳化痰药理实验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5):84-86

[8]张文风,梁茂新.大黄“息风止痉”功能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5):74-76

[9]张文风,梁茂新.肉桂水提液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能力及脑组织NGF、BDNF表达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6):58-59

[10]郑曙琴,梁茂新.黄芪潜在功能的药效学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43-45

[11]安然,梁茂新.白术潜在功能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010,51(12):1125-1127

原文发表在2010年《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第6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第 3 页,共 3 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