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考中医》之思考(1)
摘 要 刘力红博士撰著的《思考中医》,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轰动效应,成为中医药界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是书的发表,代表着当前中医研究中两种主要思想的较量与搏弈,承载着一批人的愿望和诉求。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促成了又一轮大规模的中医继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从学术争鸣角度,无疑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客观地说,《思考中医》在其学术成就之外,显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以致于严重抵毁了它的学术价值。故此,对其进行思考是必要的。笔者在中医继承与发展的研讨中,历来不属于任何流派,只想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对《思考中医》的思考,同样基于这一原则。
关键词 《思考中医》;商榷;书评
2003年,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简称《思考》)刚一出版,即在中医学术界引起轰动和反响。短短时间里,多次付梓,足以说明人们对此书喜爱和关注的程度。据报,此书2004年4月被列为全国非文艺类图书排行榜榜首书,且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优秀科技畅销书,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4年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5年第十三届桂版优秀图书奖一等奖。特别需要指出,《思考》的刊行,助推了新一轮“重视经典、学习经典”的热潮,对立足传统文化思考中医,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迄今为止,在中医各类出版物中,产生如此效果和影响的著作可谓凤毛麟角。仅就这一点,不管人们对此书如何褒贬捧骂,或学术界有多少审慎地保留,《思考》和其作者已经获得成功。在中医界,数十年来尚未出现如此热销的书籍。
一部《思考》在业内外产生如此之大的轰动效应,绝对不是一种孤立的学术现象。如何看待这样一部风格独特的著作,在中医学术界,见仁见智,肯定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客观和理性地对待《思考》,从对《思考》的思考中把握学习中医经典的正确思路与方法,正确认识中医学的文化属性、哲学属性和科学属性,正确认识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本质差异,进而最大程度地统一学术界的认识,或许可以通过良性互动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使参与讨论的人和整个学术界受益。
客观地说,《思考》引起轰动效应,与国医大师题写书名、全国著名中医作序有很大关系。老先生一句“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的评语,是对《思考》和作者的最高褒奖,其份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重磅推助,《思考》不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当然,作者对传统文化、传统中医和传统思维的热爱和痴迷,把握地较为贴切和细腻,又具有一定咬文嚼字功底,再加上敢于发挥,善于联想,三教九流,涉猎较广,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了捍卫中医学,《思考》指名道姓挑战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似乎展示了一点英雄气质,也会引来一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同时,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成效甚微的情况下,促成一部分人的学术回归,转而对中医经典产生兴趣和重视,《思考》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
此外,《时代财富》记者鲍学超采访时问道:刘博士,您的大作《思考中医》出版以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已经三次印刷,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读者对您的认同,作为作者,您对此有何感受呢?刘答到:“《思考》出版以后,在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其实国医大师题写书名、全国著名中医作序,即是最有力度的宣传。因而不能说“未做任何宣传”)能形成如此迅速的走势,这是始料未及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天天都接到全国各地读者打来的电话和信件,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中间有搞中医的,而更多的并不是在从事中医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却一直在关注中医,一直希望中医走出困境,一直在盼望和寻找一些有关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好书,这对于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由此可见,真正反响较大的人群在中医学术界外部,客观存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现象。由于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业外一些对中医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很容易与《思考》产生共鸣,只因满足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医的求知欲。
其实,不管产生共鸣的人群来自哪个行当,何种界别,需求各有不同。但《思考》所要表达的诉求是非常清晰的,始终如一的。《思考》全面抨击了违反、曲解和验证中医理论的行为,虔诚而不折不扣地捍卫了中医经典,竭尽其能、居高临下地论道和布道,不厌其烦地阐明中医学究竟应当向何处去和如何去等重大问题。用心实在良苦。一部《思考》折射出携带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中医学与哲学和逻辑学等深层次的激烈碰撞;折射出中医界在永不歇息的救亡过程中的苦苦求索、挣扎与呐喊;同时也折射出中医学仍处于混沌状态,学术救亡尚未找到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并且这种状态不会因《思考》的出现而有明显改观。
坦诚地说,在人们的赞许之外,《思考》着实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毁了它的学术价值。并且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澄清,很可能对学术界产生比较严重的误导。关于《思考》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先是坦言:《思考》出版后的反馈信息中,“批评和共鸣都很多很多”(P481),随后又改口说,“共鸣的占绝大多数,批评的只占了极少数。”(P482)具体各自占比重多大,他人已无法得知了。出于一名学者的良知和责任,作者如果有足够的胸怀,应当把那些有价值的批评和褒奖写出来,这可能比《思考》本身更有价值,更有公信力和个人魅力。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尽快消除对学术界和绝大多数共鸣者的误导。
鉴此,拟对《思考》分若干专题进行讨论,以与《思考》作者和整个学术界讨论和切磋共同关心的重大学术问题。(待续)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