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对《思考中医》之思考(11)

十、也来咬文嚼字

在《思考》中,刘力红教授多次谈到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将咬文嚼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作为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看来确实需要掌握一定的咬文嚼字的功夫,按照过去的说法,要有一定的小学功夫。应当说,在中医队伍中,刘力红教授确实有一定的小学功底,他在书中也大秀了一把咬文嚼字,每个章节都免不了对一些关键字的形、音、义解读一番,确有一些讲解得比较到位,给我们上了一课。当然,也部分存在望文生义,有失偏颇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试着咬文嚼字一回。

    1.心

可以说,在“心”这个字上,刘力红教授花费的笔墨最多。因为他要讨论道器合一、形神合一、形气合一、形与神俱这样一些中医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加之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故得到刘力红教授的高度重视。由于有了感情色彩,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他对“心”的诠释就出了差错。

他认为:“在五藏心、肝、脾、肺、肾中,肝、脾、肺、肾都有一个月旁结构,而心没有这个结构。‘月’这个部首,《说文》把它归在‘肉’部,‘肉’当然是有形质的东西。所以,古人对肝、脾、肺、肾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它属于形而下这个范畴,属于一个形器结构。那么,心呢?心就不同了,它没有这个‘肉’部,也就是说它没有这个‘形器’,它是形而上的东西,而非形而下的东西。”(P23)经过这样的处理,他把五脏按形而上(心)和形而下(肝、脾、肺、肾)截然划分开来,其目的是引出更为深沉和厚重的理论问题。他接着说:“五藏的这个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位,不是一个轻松的定位,它是对整个中医的定位,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这个定位我们也可以从五行的联系中去认识,像金、木、水、土这些都是有形有质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往下走的,因为它有重量,都受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属于器的范围。而火呢?唯独这个火,我们很难用形质去描述;唯独这个火,你放开后它是往上走的,难道它没有重量?难道它不受引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这就是道。”(P23)通过咬文嚼字,他顺理成章地得出了如此抽象的认识,似乎大大宏扬了传统文化和中医学。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说文解字》释曰:心者,“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这里讲了两层意思,其一是人心长在身体之中,心字的造字法属于象形,看看《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心字的篆书,与实体心脏的外形酷似,进一步印证了《说文解字》确认心为象形字的说法;其二是在后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前,心在五行中的定位是不确定的,或曰土藏,或云火藏,但倾向于心为土藏。心作为象形字,不言而喻是根据实体心脏的外形造出来的。这说明,“心”理应是刘教授所说的“形器”,如果按照他的划分,自然属于有形有质形而下的东西。类似的情况还有“胃”,也是一个地道的象形字。我们知道,在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中,象形字是最基本的,其他三种造字法均在象形字基础上,结合意象、声似等充实而来。因而,若硬是要分出个形而下和形而上来,只能是象形字为形而下,五脏非心莫属;而肝、脾、肺、肾在保留形部月肉的前提下,又通过声似进行适当抽象,应当属于形而上。另外,在心为土脏还是火脏尚未准确定位的背景下,诸如形而上之类的借题发挥便不着边际了。

由于他把心这个象形字错误理解为没有形质、形而上的东西,后续的一切讨论分析均经不起推敲。他由自己确认的心的形而上扯到五行中火的属性,发现“唯独这个火,我们很难用形质去描述;唯独这个火,你放开后它是往上走的,难道它没有重量?难道它不受引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这就是道。”似乎道理讲得很深,显得很有哲理。其实,如果把五行之中的火仅仅理解为“往上走”的火,跟引力、形而上和道有什么关系呢?在五行中,至少火还是相对独立的、抽象的,而燃烧着的火就不同了,你感觉它“往上走”,实际上火哪也去不了。道理极其简单,所有的燃烧都不是火在燃烧,而是可燃物在燃烧(氧化),故而所有的火都必须依附于可燃物,依附于木、土、金、水。没有可燃物,火就没了。只要可燃物在地球上,火就休想脱离可燃物。说到这里,由心字引出这么多毫无相干的事情,确实感到很无聊。事实说明,为了构建一个自己内心中的传统文化,刘力红教授竟然不顾《说文解字》的注释,背离了咬文嚼字的基本常识,给传统的心字赋予那么多不该承载的东西。

2.湿

讲到《伤寒论》的阳明篇,自然论及脾胃及其属性和功能。脾气升,胃气降;脾属湿,胃属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两者升降协调,燥湿相济,才能完成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刘力红照例对燥和湿的形、音、义注释一番。

他认为,“湿的形符为‘氵’,说明湿与水有关联;湿的声符为显,显是什么呢?我们常常与显连用的一个字就是明,明显或者显明。”(P229)于是,他围绕显字大做文章。“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获得明显和显明?白天是太阳,夜晚是灯火。太阳也好,灯火也好,都是阳的象征,阳能使之显,阳能使之明。故显者阳也,阳者显也。”(P229)明确了显的含义后,由此给湿下定义:“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为湿。”(P229)后续又重复说,“水在天上即为湿,水在空气中弥漫、氤氲即为湿。”(P230)在这里,他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咬文嚼字的前提是,首先明确这个字是否有繁体字,甚至有几个繁体字,然后从繁体字入手做形、音、义的考察。显而易见,对湿咬文嚼字,必须从湿的繁体字“溼”入手。仅从湿这个简体字偏旁“显”展开讨论分析,尽情发挥,不可能对湿得出符合传统意味的正确认识。

由“溼”左侧的形符可知,“溼”离不开水,右侧则由三部分组成,上面的“一”,代表地表层,下面的“土”自然代表地表层以下的土地,说明这个“溼”又离不开土,即水渗到土里,才能称之为湿。“一”和“土”中间这个“丝”状的字读YOU,《康熙字典》释义:微也,微小也,细微也。表示水入细入微渗透到土壤中的状态,这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不是水少或水多的旱、涝状态。脾在五行中属土,尽管它喜燥恶湿,从中医学角度,它必须与水零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运化水谷的功能,因而这个“溼”真实表达了它的初始意义,与五行学说和中医理论完全相契合。可是,在刘教授那里,“水在天上即为湿,水在空气中弥漫、氤氲即为湿”,这个湿跑到天上去了,跑到空气中了,全部离开脾土,那么这个脾土肯定就完蛋了。

说到这里还应明确,繁体字中还有另外一个湿字,即“濕”。若用它来玩味,解释五行中这个湿,就明显不靠谱了。“濕”右面的字读“显”,上面日字当头,下面是火在烧烤,这个“濕”不在土中,与脾土没有关系。正因如此,由其咬文嚼字回答中医的理论问题便相去远矣。

3.休、息

《思考》在阐述阴阳的体用关系时,用休息做比如。他在解释完“休”的含义后说,“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往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由此确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P86)实际上,休和息表达的字义是相同的,两字可以互训,如《辞海》云:休,息止也。息,止也,休也。当休与息组合在一起,便为双声词,保留了两字原来的字义。这里面并不存在银行存钱、利息之类的意思。在两字造字之初,在以物易物的历史时期,哪里来的钱庄、银行和利息啊。

4.胆

《思考》注释胆字(P280),同样忽略了繁简字之间的关系,用“旦”释义,显然不妥。胆字俗借为膽,《说文解字》曰:膽为肝之府而连于肝也。《辞海》注云:旧说果敢之气出诸膽。讨论的正是胆的功能等问题。事实说明,只有对“膽”咬文嚼字,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