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4)

所谓形神一体,类似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古今都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古代,形神关系一直是理论家和思维家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庄子最早论及形神关系,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北游》),被后世确认为唯心的形神观。其后荀子强调:“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主张形体先于精神而存在,代表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东汉桓谭赞同此说,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新论.形神》);王充进一步论道:“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用蜡烛与火焰喻指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即有了蜡烛才有火焰,有了形体方有精神,两者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体。南北朝无神论者范缜在《神灭论》中讲的更加明确:“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强调形神一体,形体的存谢决定神的存灭。

在中医经典中,虽然也有关于形神关系的论述,但与理论家和思维家关注的角度不同,讨论的侧重点不是世界观问题,主要是:形、神分别与阴阳、五行和脏腑的关系;基于阴阳、五行和脏腑的形神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诊断、治疗和养生方面的作用。例如,从形体方面,“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具体说来,“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素问·阳明脉解论》)。作为五体之一的脉也是如此,“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素问.阴阳别论》)。由于“小儿形神未充,阴阳未盛。小儿形体柔嫩,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经脉未盛,气血未充,神气怯弱,阴既未足,阳亦未盛,为稚阴稚阳之体”(《温病条辨•解儿难》)。在经络针刺方面,则有”头为诸阳之会”的认识。这样,人之形体的脏腑、官窍、四肢百骸等都与阴阳建立了密切联系。形体不仅具有阴阳属性,同时还借助五脏、五体、五窍、五华、五液与五行联系起来。

关于“神”,中医经典中反复强调心与神的关系,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又如“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素问.八正神明论》),再如“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所论均确立了心在记忆、意识、行为、思想、情志、谋略和智慧的发生与承载方面的作用。神的这些认识,构成了形神关系的基本面。于是,在形神之间就有了一个中介——心(不是现实的脑),即通过心把两者联系起来。在探讨形神关系时,人们习惯于仅在形与神两者之间展开,通常忽略了“心”这个与脑不同的第三方的作用。需要指出,如果单纯限于形-心-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也只能成为理论家和思想家的谈资,与传统中医学就不会有根深蒂固的关系。为了使形神关系具有传统医学属性,两者的中介“心”的职能必须细化和分解,让五脏共同来承担,与此同时,“神”也必然做出与之相应的细化和调整。这与精神意识全部由脑主宰的现代认识是完全不同的。《灵枢.本藏》所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大致明确了形体借助五脏与神(如神、魂、魄)建立的模糊关系,这种关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得到一对一地准确定位,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把心与喜、肝与怒、肺与悲、脾与忧和肾与恐的对应关系完整建立起来。这样以来,形体与神的传统医学价值便充分体现出来,这个价值就是形神与阴阳五行的一体相通和基于这种相通的诊疗意义。至此,所谓形神一体思维的本质便渐趋清晰起来。笼统或广义而言,形神一体的本质是哲学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形神关系进入传统中医学中,它便具有了传统医学属性。如果基于形神关系在中医学中的存在而坚持这是中医思维问题,那么,形神一体就不单纯是形与神之间的问题,而是形神与阴阳五行的一体问题。当形神与阴阳五行融合起来,形神一体的象思维属性便全面暴露无遗。故而,将形神一体思维作为与象思维并存的思维模式,是不妥当的。

所谓“气为一元”思维,其实质也是哲学问题,是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物质存在的方式问题,而并非思维问题。所谓“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公羊传解诂》),讲的是在元气作用下,天地初开、刚刚摆脱混沌模糊状态的景象。元气则是对世界本原的一种初始认识。诸如“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这个气与元气大体是一个意思。气是一元的,但同时又是多元的。如果气总是一元的,世界就永远处在混沌初开的状态。元气分化就生成了天气和地气,而“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这一思想在中医经典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所谓“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万物之中自然包括人,故有“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具体论述。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气有机联系起来。

元气分化成天地二气后,便与阴阳对应联系起来。气之动者为阳,气之静者为阴,亦即天为阳,地为阴。由于“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素问.阴阳离合论》),故无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是在中医经典里,气借助阴阳的移行和分化就不会停止。并且,只有这样的分化才能派上用场。于是,中医经典和其他医籍中出现了宗气、营气、卫气、精气、血气、脏气(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腑气、经气、气缓、气消、气下、气收、气泄、气乱、气耗、气结、降气、理气、气机、气化、四气、六气、淫气、风气、湿气、暑气、燥气、戾气、水气、毒气等众多经过细化的正常和异常之气,可以说,气无处不在。透过这些气不难看出,中医经典中讨论的气,主要是正常状态、疾病状态和调治方面用于理论阐述和诊治的具体的气,而不是哲学层面的元气。因此,将“气为一元”归结为中医思维或理论核心,完全偏离了中医的气面向中医理论和临床,业已多元化的基本事实。尽管中医的气纷繁复杂,只要进入阴阳五行框架结构之中,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亦即诸气皆有阴阳或五行归属与定位。正因如此,气与阴阳、五行共同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同阴阳、五行一样,都是象思维的产物。故将“气为一元”作为中医原创思维的要素之一,与整个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均不相符,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通过对流行的各种中医思维的综合分析,现已明确,中医思维研究中混杂了现代逻辑概念思维、中医理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而运数、形神和气体现的思维模式则均属于象思维,与王树人教授建立的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是象思维的认识没有本质区别。进而说明,事实上不存在独立于中华传统文化思维以外的中医思维,所谓的中医思维其实就是象思维。

九九中医资讯网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