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舌诊起源和赖以建构的思维方式(3)

另外二十余条舌象论述,则是参与疾病诊断的。对《风候》所说“舌强不能言”,《风舌强不得语候》予以注释:“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语。”从经脉络属关系确认心脾二脏受风邪,为舌强不语的基本病机。《虚劳骨蒸候》所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因病位在肺,舌上见白苔,为本脏之色。《虚劳舌肿候》又对舌肿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舌强与舌肿虽均病位在心脾,但一为风邪,一为有热,性质有所不同。《时气五日候》认为:“时气病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而引饮。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出现舌干,乃少阴受病,而少阴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也。同样,“温病五日,少阴受病。毒瓦斯入腹,其病口热舌干而引饮,故可下而愈。”(《温病五日候》)《噤黄候》指出:噤黄系“心脾二脏有瘀热所为。心主于舌,脾之络脉出于舌下。若身面发黄,舌下大脉起青黑色,舌噤强,不能语,名为噤黄也。”《五色黄候》释曰:“其人身热发黄白,视其舌下白垢生者是,此由脾移热于肺,肺色白也。其人身热发黑黄,视其唇黑眼黄,舌下脉黑者是,此由脾移热于肾,肾色黑也,故其身热而发黑黄也。”分别从皮肤颜色和舌色关系阐述了两病病机。在《心病候》中,心气不足症见“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也”,“其状,不能饮食,忽忽喜睡,绵绵微热,骨节沉重,齿无色,舌上尽白,细疮如粟。”(《湿病诸候》)。蛇蛊“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胃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蛊毒病诸候》)诸药毒,可伴见“舌色赤多黑少”(《解诸毒候》)之象。而《卒被损瘀血候》论述了瘀血的临床表现:“其人喜忘,不欲闻物声。病患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腹满,为有瘀血。汗当出不出,内结亦为瘀。病患胸满,口干,膊痛,渴,无寒热,为有瘀血。腹满,口燥不渴,唾如浆状,此有留血尔。”这部分内容来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篇。此外,专门围绕不同舌象论述了各自的病机。《舌上出血候》认为:“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小儿《口舌出血候》指出:“口舌出血者,心脾伤损故也。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而心主血脉,血荣于脏腑,通于经络。”前者责之于心热,后者责之心脾两虚。《口舌疮候》论云:“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小儿《舌上疮候》则曰:“心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生疮也。”前者责之心脾热盛;后者责之心热。《舌肿强候》认为:“手少阴,为心之经,其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其气通于口。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入连舌本。心脾虚,为风热所乘,邪随脉至舌,热气留心,血气壅涩,故舌肿。舌肿脉胀急,则舌肿强”;小儿《舌肿候》“心候舌,脾之络脉出舌下。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也。”两者所述病机基本相同。《口舌干焦候》明确:“手少阴,心之经也,其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其气通于口。腑脏虚热,气乘心脾,津液竭燥,故令口舌干焦也。”而《謇吃候》认为:“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脾脉连舌本,邪乘其脏,而搏于气,发言气动,邪随气而干之,邪气与正气相交,搏于口舌之间,脉则痞涩,气则壅滞,亦令言謇吃。”謇吃为邪犯心脾所致;其下引《养生方》所云∶“愤满伤神,神通于舌,损心则謇吃。”强调伤于心神乃成謇吃的根本原因。《重舌候》认为:“心脾有热,热气随脉波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在于舌本之下,谓之重舌。”

归结起来,《诸病源候论》中与舌象有关的病症,基本上都阐明了舌象的病因病机,各种舌象涉及到的病位有心、脾、肺、肾、胃等,以心脾最多,心尤占主导地位。所辨诸证包括心脾风邪、心脾有热、心脾瘀热、邪犯肺肾、脾移热于肺、脾移热于肾、心气不足、脾胃虚弱水湿相乘、瘀血、心脏有热、心脾两虚、心脾热盛、心脾风热等,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舌象的脏腑定位。各证虚实均有,以热证最为多见。涉及的病症有内科、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时气、温病、热病、骨蒸等)、口齿病、妇科和儿科病等。舌象不仅论及舌体肿、强、胀、疮、烂、出血、干焦之象,还阐述了舌和舌苔青、白、赤、黑诸色。所述舌象内容既有继承,又颇多发挥。虽然舌象内容见诸各篇,但数量、深度和规模已相当可观。如果将这些内容汇集成篇,就会明显增加舌象诊断的份量和显示度,舌诊的历史恐怕就会改写。或许撰写此书的主旨决定了,巢元方未能设立舌象诊断的专篇。按照书以立学的观点,离集成前贤舌象经验和认识,附以己说,而成一家之言,仅有一步之遥了。尽管如此,从学术发生、发展的角度,不应看轻或忽视《诸病源候论》在舌诊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公元1156年问世,本书卷上和卷中对〈伤寒论〉中50种病症伴随症状的病机变化和主治方剂进行分析和介绍,“舌上苔”便是卷上25个病症中的一个。其下所述与舌象有关的论述计12条,稍事整理,具体包括:(1)伤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也。(2)邪气在表者,舌上即无苔。(3)邪气传里,津液结搏,则舌上生苔也。(4)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邪气客于胸中者,皆舌上苔白而滑也。(5)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邪初传入里者也。(6)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是邪气在半表半里者也。(6)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是邪客于胸中者也。(7)脏结宜若可下,舌上苔滑者,则云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热,犹带表寒故也。(8)邪传为热,则舌之苔,不滑而涩也。(9)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大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是热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10)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也。(11)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黑者,又为热之极也。(12)热病,口干舌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色,见于心部,心者火,肾者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口舌,亦可见其逆顺矣。不难看出,这些内容大体来自《伤寒论》、《金匮要略》和《黄帝针经》(即《灵枢经》)中记载的舌象内容,以及对舌象病机的诠释。值得一提的是,引述内容不包括舌体的异常改变,全部与舌苔有关。

如果把《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和《伤寒明理论》诸书视为舌诊理论形成过渡时期有影响的著作,那么它们在舌诊方面的整体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亦即它们为舌诊理论体系的集成和建构做了哪些知识储备和理论准备呢?综合分析后不难看出,在这些书籍中,舌象已由《内经》时期侧重舌体象兼顾舌苔象,两者分别参与病症病机的诊断;舌色和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为舌象的脏腑定位提供了依据;舌象的脏腑定位已大体形成,这种定位主要依据舌体象(形态)和舌苔色,但尚未从舌体的区域划分确定脏腑定位;舌象除与其他症状共同参与病机诊断外,单独依据舌象诊断疾病的病机已屡见不鲜。进而使舌诊的地位不断加强,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集大成、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舌诊专著已经呼之欲出了。(待续)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