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2)
3 薏苡仁古今功用比较分析
3.1 薏苡仁功用古今相同部分考察分析
《本草经》明确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祛风除湿作为主流功能得到历代本草普遍认可和传承,同时进一步拓展到水肿、脚气、淋涩、泄痢等湿邪为患的病症。《本草纲目》总结其前本草所述,确认薏苡仁有“健脾益胃”功能,得到后世本草学的肯定。自《药性论》用于“吐脓血”、《本草图经》治肺痈,薏苡仁清热排脓功能得以确认。这三方面功能在古代含薏苡仁复方的临床应用中得到充分体现。2010版《药典》确定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增加“清热”功能,用于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如三仁汤)。大体继承了薏苡仁的主流传统功能。需要指出,把薏苡仁用于癌肿写进《药典》,显系新近增益的功用。这与康莱特注射液(软胶囊)以薏苡仁油为主要成分治疗肺癌、肝癌等癌症有关,似乎也印证了古代含薏苡仁复方用于癥瘕积聚的功用。
3.2 薏苡仁功用古今差异部分考察分析
3.2.1息风止痉 在历代本草中,未见薏苡仁用于中风的直接记载。古代含薏苡仁复方大量用于中风、偏风、诸风杂治、中风偏枯、中风舌强不语、风口眼呙斜等中风病症,总计87首,仅次于痹病89首;又有治疗风角弓反张、一切惊风、破伤风等痉病方8首,说明薏苡仁或许具有息风止痉的潜在功能。但是,2010版《药典》及现行《中药学》教材均未注明这一功能。
3.2.2生津止渴 本草学记载了薏苡仁主消渴、主渴消、止烦渴的功效,古代含薏苡仁复方也用于消渴、肾消小便白浊、虚热渴、消中等的治疗,古代本草、方剂所论基本吻合,提示薏苡仁有生津止渴功能。这一功能也未被国家《药典》所认同。
3.2.3止痛 古本草中以薏苡仁治疗痹病为主流功用,并有“止痹痛”的记载;古代含薏苡仁复方用于痹病89首,同时用于身体疼痛、腰脚疼痛、头痛、胸痹心痛、脾痛等多种疼痛,计14首,有理由确认薏苡仁具有止痛的潜在功能,《药典》对此并未予以明确。
3.2.4止咳 《本草经》即明确薏苡仁有“下气”之功,后世本草尚有主肺痿、咳嗽涕唾的记录;古代含薏苡仁复方亦治疗咳嗽、咳嗽上气、喘嗽、肺痿、肺实等病症。本草学所述与古代方剂学所用两相吻合。
综上所述,初步确认薏苡仁具有息风止痉、生津止渴、止痛和止咳等潜在功能。
4 薏苡仁潜在功能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4.1薏苡仁“息风止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薏苡仁可明显减轻创伤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肢活动能力,结合井穴放血运用疗效更佳[2]。薏苡仁可通过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发挥预防性治疗脑中风的作用[3]。薏苡仁提取液静脉注射还可明显提高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的48h存活率和存活时间[4]。这些数据为薏苡仁息风止痉提供了实验支持。
4.2薏苡仁“生津止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薏苡仁醇提物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优于对照组降糖消渴胶囊[5]。研究发现,薏苡仁多糖能够提高体内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对β细胞膜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6];亦可通过增加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及氧化代谢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7];并且能够量效相关地降低血清LPO水平,提高红细胞与胰腺SOD活性,从而对抗脂质过氧化对机体的损伤[8]。
4.3薏苡仁“止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现已明确,薏苡仁内酯是薏苡仁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镇静、镇痛、降温及解热的作用。薏苡仁油有镇痛作用,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扭体潜伏期(痛阈值),减少扭体次数 [9]。通过小鼠热板法、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发现,薏苡仁提取物4个极性部位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的镇痛效果较正丁醇和水液部位明显[10]。薏仁降浊汤能有效地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足肿胀、改善足踝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减少PGE2水平,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11]。薏苡仁汤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炎性活动度,且起效快、副作用少[12]。
4.4薏苡仁“止咳”的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茯苓、薏苡仁、冬瓜子能够通过下调TGF-β1、TNF-α水平,减缓纤维细胞激活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进而缓解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进程,这一结果为薏苡仁治疗肺部疾病,发挥止咳作用提供了间接的实验依据[13]。
现代文献考察表明,薏苡仁确有息风止痉、生津止渴、止痛和止咳的潜在功能。古今文献为扩大薏苡仁临床应范围,治疗中风、消渴、疼痛和咳嗽之类的病症,提供了文献、实验和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1998.
[2]张 民,胡群亮,程世翔,等. 井穴放血和薏苡仁对创伤性脑梗死脑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针灸,2013,9:779-783.
[3]王婉钢,张晓平,古 青,等. 薏苡仁对短暂脑缺血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师,2010,13(5):706-707.
[4]高 靓,杜元灏,李中正,等. 薏苡仁提取液静脉注射对脑缺血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1,28(6):500-502.
[5]张云霞,张丽微,孙晶波. 薏苡仁醇提物的降糖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8): 65-66.
[6]徐梓辉,周世文,黄林清. 薏苡仁多糖对四氧嘧啶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6):639-642.
[7]徐梓辉,周世文,黄林清,等.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44-48.
[8]徐梓辉,周世文,黄林清,等. 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LPO水平、SOD 活性变化的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J]. 2002,25 (1):38,43.
[9]陶小军,雷雪霏,李云兴,等.薏苡仁油的镇痛止血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7): 161-163.
[10]吴月国,张 萍,赵铮蓉,等. 薏苡仁提取物的镇痛活性部位筛选[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 (6):503-506.
[11]胡旭光,温 亚,戴王强,等. 薏仁降浊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J]. 中成药,2014,36(8):1742-1744.
[12]梁金梅.薏苡仁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13]姜 文,周兆山,胡海波,等. 茯苓、薏苡仁与冬瓜子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和TNF-α浓度影响[J]. 齐鲁医学杂志,2013,28(3):237-240.
李艳敏、范颖
九九中医资讯网(99中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