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科技成果归属论争的思考(3)
三、中医药还会对重大医学发现提供灵感吗?
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国人在赞许、高兴之余,对后续能否再获此类大奖自然也多有议论。这取决于中医药是否能对此类重大医学发现持续不断地提供灵感。
刘远举在凤凰中文卫视撰文(题目: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的胜利?)指出:“顺着屠发现青蒿素的思路继续下去,中药典籍会越来越多的启发科学工作者,使他们发现更多的新型药物。”在他看来,中医典籍仍可提供类似的研究思路,激发医药研究者的创新灵感,继续有所作为。“但当这些受中药典籍启发而发现的新药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已经无法纳入中医君臣佐使、阴阳、虚实、寒热的理论体系,这些药物都会无一例外,不折不扣的变成毫无中医特色的西药。”故而他强调,“屠的研究思路真在中医界大行其道,不但不能发扬中医,反而会消解,甚至消灭中医。”换言之,中医药提供灵感的势头不会消减,至于最终中医被掏空、被异化,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方舟子的看法与之大相径庭。凤凰网孔德继专访方舟子(题目:屠呦呦等人提取青蒿素靠人海战术,模式不可复制),他非常直白,“青蒿素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举全国之力用人海战术做出来的,这种研究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但在众多参与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屠呦呦及其团队能脱颖而出,本身便有启示意义。也就是说,即便中医典籍提供了激发人们灵感的基本条件,能否迅速捕捉到这些信息则因人而异。事实说明,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众多人参与者与激发灵感的信息擦肩而过,唯独屠呦呦等少数人是幸运的,最终把握机遇,在青蒿素冷提取方面占得先机,牵住了整个研究的牛鼻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事后诸葛地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思路正确比人海战术更重要。至于他认为,“诺贝尔奖表彰的是过去的成果,不是指导科研方向。千万别因为屠呦呦的获奖就又要像四十多年前那样搞全国会战,想再从草药里挖掘重大成果。草药当然还有有效的东西,但搞了四十年没能再搞出获得公认的什么素,说明这是落后、低效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际上国际各大药厂现在基本不研究草药了。”这些说法未必站得住脚。所有的诺贝尔科学奖都是姗姗来迟的,在有生之年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了。每一个货真价实的诺贝尔科学奖,都不会因为几十年后获诺奖而失去它神奇魅力和夺目光彩,它所带来的启示意义必将激励人们的研究热情,开启人们的研究思路,引领人们的创新性思维;而借以产生的滞后效应还会持续造福于国际社会。令人费解的是,他轻率地贬低青蒿素采用的“是落后、低效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是,在我国科技界(包括现代医学),采用所谓高精尖研究方法和手段,却没有取得与之相符的科研成果者比比皆是,对此又当作何解释呢?每一重大发现在尚未形成之前,其偶然性大于必然性是很正常的,即便有充足的把握,也不能断然研究一定取得成功。但偶然性又寓于必然性之中,即每一项成功的研究,都有其成功的道理和规律可循。值得庆幸的是,古代没有专利法,古代医家又有济世活人、大医精诚的思想境界,进而大大增强了传统治疗经验和文献记载的客观性(尽管因思维方式不同有时是模糊的),决定了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原创知识,只要思路方法对头了,研究者的灵感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采用什么手段和技术揭示其科学内涵,会因需要而定,而不是盲目地使用高精尖。至于所谓“国际各大药厂现在基本不研究草药了”,也并非事实。众所周知,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对中医药普遍比较重视;世界各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药学的日趋增多;WHO对传统医学(替代医学)的重视,中医药诊疗方法和技术逐渐进入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综合说明中医药学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医药学是古人留给我们极其厚重的文化遗产。我们对其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由于青蒿素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再度提出来了。那种肆意贬低歪曲,百般挑剔,或者不以为然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是不可取的。但值得学术界思考的是,除青蒿素之外这几十年再未产生同类公认的研究成果,原因何在?学术界对此不应回避。(待续)
九九中医资讯网(99中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