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理性选择》(第三部分 中医理论悖论与学术危机)
3.中药归经研究的思路方法
在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组织对应关系不明确、理化检测指标与中医脏腑诸证的相关性不清楚的情况下,所有实验研究只能继续重复以往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回到中药归经赖以建构的中医理论体系中,理性地调整研究思路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毫无疑问,开展中药归经的文献理论研究,应是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是所有实验研究的先导。文献理论研究主要应明确3个方面的问题:
(1)中药归经理论形成的源流 归经是在几千年中医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以发展,但并未有专著进行系统论述,直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及其弟子相继提出并形成理论后,才被后世医家不断完善而流传至今。不过,中药归经理论形成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加之历代医家认识不同,加大了现代研究的难度。故而阐明中药归经理论的源流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的前提条件。
中医界普遍认为,《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五味所入”体现的药物五味(酸苦甘辛咸)对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的选择性作用,可视为归经理论之先声。据以确认,归经学说萌芽于秦汉,雏形于唐宋,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概括了归经理论的历史沿革。但是,统编教材《中药学》中介绍的归经理论强调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显然与《素问》“五味所入”认识大不相同。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归经学说的源流一直停留在笼统的形式化的认识之上,这对现代归经研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在迫切需要明确,归经理论的源头和表现形式;不同历史时期归经理论的基本模式和特点,药物归经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经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趋势、承前启后关系;归经理论发展、沿革的主线。如此正本清源,是开展归经实验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前提条件。
(2)中药归经理论的多元性建构 如果认同《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五味所入”为归经理论之嚆矢,那么根据《中药学》归经理论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尚可确认《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为归经理论之滥觞。所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病机角度,明确了不同疾病的脏腑定位,而换一个角度,则可借以确定药物的归经。药物若能改善这些病症,即可判定归属相关脏腑。具体说来,能够治疗震颤、眩晕的药物,当归入肝经,如石决明、代赭石、磁石、龙骨、牛黄、天麻、羚羊角、钩藤、蝉蜕等列为肝经药物,恰好遵循这一原则。诸如此类,有理由确认病机十九条对归经理论的奠基产生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此外,《本草经》中有五色石脂(青石脂、赤石脂、黄石脂、白石脂、黑石脂)、五芝(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和五参(苦参、丹参、人参、沙参、玄参)等药物在介绍各自功能时,《本草经》称“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而青芝“明目,补肝气”、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黄芝“主心腹五邪,益脾气”、白芝“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黑芝“利水道,益肾气”,五石脂和五芝各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主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疾,五参的情况也是如此。显而易见,当时在药物的五色与五脏之间已建立起归属关系,成为归经理论产生的另外一翼。
仅在《素问》和《本草经》两部早期经典著作中,归经理论的创建便出现了一源多岐的格局,其中渗透了浓郁的五行思想。后续的六经辨证、经络学说等又从不同角度干预其演变过程,导致归经理论多元建构的复杂情况。因此,企图用归经理论的一元论诠释传统归经理论,基于曲解的西医学思维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必将一无所获。
综上所述,要想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首要工作不是在现有思维定势下继续开展实验研究,而是深入进行文献理论的考察与分析,全面梳理中药归经理论的源流,廓清中药归经初创与沿革的多元性,阐明多种判定方式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一种药物归经确定的依据和方法,进而理性地调整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九九中医资讯网(99中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