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中医学的理性选择》(第四部分 中医学术语和思维模式)

第十一章 中医界两大学派之博弈
说到中医学术流派,中医界最为熟悉的是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中医学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自此以降,诸如新安医派、孟河医派、吴中医派、钱塘医派、龙江医派、齐鲁医派、岭南医派等都对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毫无疑问,学术体系内部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和商榷,是中医学术持续发展希望之所在,是中医学生生不息的内在驱动力。
本章所说的中医界两大学术流派,是指当前中医界存在的传统守成派和中西医结合派。与金元四大家和历史上不同地域产生的学术流派有所不同,是便于讨论问题而对当下中医学术之争的现实所做的未必科学的粗略划分。具体说来,凡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传统思维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和文献理论研究,坚持从中医理论中来,经中医理论检验,最终回归到中医理论框架中去,排斥用现代医学和科学方法研究中医,或强调这些方法必须服务于中医研究,统称为传统守成派。而坚持中医理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和科学的实证性研究方法诠释中医基础理论,旨在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包括基于西医疾病开展的病证结合研究、证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学术队伍,大致可以划归中西医结合派。客观地说,五十余年来两大学派的直接交锋比较少,规模也相当有限。从几次小规模的对垒来看,中医界尚不习惯对等、理性、心平气和地学术争鸣。取而代之的是,彼此暗里较劲,至今不分胜负,也没有结局。理性剖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争论的焦点,化解纠缠不休的争论,进而统一人们的认识,共谋中医学发展大计,是非常困难但又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一、传统守成派的基本观点和逻辑问题
2003年,《思考中医》[1](简称《思考》)刚一发行,即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短短时间多次付梓,足以说明人们对此书喜爱和关注的程度。据报,此书2004年4月被列为全国非文艺类图书排行榜榜首,且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优秀科技畅销书,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4年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5年第十三届桂版优秀图书奖一等奖。《思考》产生如此轰动效应,与国医大师题写书名、全国著名老中医作序有很大关系。为全面捍卫中医学,《思考》指名道姓挑战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展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也会引来部分人的猎奇。在热棒人群里,“更多的并不是在从事中医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却一直在关注中医,一直希望中医走出困境,一直在盼望和寻找一些有关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好书。”(作者接受《时代财富》记者采访的话)。说明客观存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现象。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烙印在国人血脉里,一批对中医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与之合拍产生共鸣是很正常的。可以感受到,《思考》肩负着一份沉重的使命。此书全面抨击了违反和验证中医理论的行为,不厌其烦用传统思维方式阐明中医经典,竭尽其能且居高临下地论道和布道,虔诚而坚定地捍卫中医经典,用心实在良苦。尽管不能说他是传统守成派的领军人物,但从全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点可以确认,这是一部集中反映传统守成派思想的代表作。因此,分析评价此书便有了针对性。客观地说,由于思维方式偏执,《思考》着实存在不少原则问题,有的甚至令人难以置信,严重抵毁了它的学术价值。并且这些问题不澄清,可能对学术界产生严重误导[2]。
(一)学习中医经典的基本态度
在中医界,一般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经》视为四大经典。由于经典著作最早建立了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脉学、诊法、经络学说、养生学、药性学说、七情学说、组方原则等理论体系,一直是古代业医者的必修书。与古代有所不同,现行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等选择性保留了经典的内容,另设经典课程,通过读原著了解其微旨大意。
刘力红对把经典作为选修课甚为不悦。为了鼓励人们学习经典,他强调:“今天我们的临床落后,我们治病的水平上不去,是不是因为理论落后造成的?我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中医的理论不但没有落后,在很多领域还大大超前。”(《思考》P6)倘若如此,就应把“大大超前”的例证真实地告诉读者。他说:“看看经典中医理论的包容性究竟有多大,它的延伸性、超前性究竟有多大,它究竟还能不能给我们今天的临床带来指导,而不应光看到她是两千年前的产物。如果这个理论的确落后了,的确不能适应现代,那就要毫不犹豫地打破她,在中医这个体系里建立起‘相对论’。如果这个理论根本没有落后,如果在这个经典的框架里已然具足‘相对论’、‘量子力学’,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她呢?”(《思考》P8)在这里,他展示了中医经典的延伸性、超前性,那就是“在这个经典的框架里已然具足‘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重大发现啊!两千年前中医经典中就具足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国人可以引以为荣了,有什么理由去打破它呢。可是,当我们发现此话之前冠有“如果”两字,心一下子就凉下来,原来是他跟读者开了一个不够严肃的玩笑。
为了引起人们对经典的重视,刘力红全部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推导出惊世骇俗的观点。看看他还有哪些惊人之语吧。在用《内经》所论分析一位老中医用棺木底板上长出的腐烂的东西治疗骨癌的离奇案例后(后面将专论此案),他很兴奋,这“让我们对经典的每一句话都感到不可小视,如果我们对经典建立了这样的信心,然后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经典去主动思考一些东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坚信,我们从《内经》里面必定能够找到解决艾滋病的方法” (《思考》P49)。这无疑又是一个爆炸性消息,不过语出10年了,不知刘力红从《内经》的感悟中是否找到了解决艾滋病的具体办法。要知道,学术界不是可以随便忽悠的。此外,他高调宣称,“古人在讲明物质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暗物质,在意识到或看到一个由明物质组成的世界时,就同时意识到或看到一个与之相对的由暗物质组成的世界” (《思考》P477)。这一表述肯定不是古人的原话,那么是语译哪部古书得出的?这部古书是如何称谓明物质和暗物质的?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其实,当此类消息频繁曝出,又拒绝提供相关证据时,大家就会心知肚明了。对少数人来说,这样的爆料好比一针兴奋剂,至少让人兴奋和娱乐一阵子。但如此口无遮拦靠讲大话说谎话能长久维持下去吗?
此外,刘力红还进行诱导和胁迫。他说,“在遇到临床疗效不如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是中医的问题,是理论的问题。所以,对于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理论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信受奉行。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在自身的领悟上找问题,而不会归咎于理论”。并反复说,“根据我的经历和观察,大多数情况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思考》P7)。进而断言,中医经典“她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她在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思考》P289)。甚至认为,“中医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个层面的东西” (《思考》P43)。经过这样的推介,中医经典已尽善尽美,达到了绝对真理的境界。果真如此,那它一定是超文化、超科学、超现实的东西。在刘力红精心呵护下,中医经典不经意被羽化为虚无缥渺的“浮云”。
经过上述说教,刘力红心里仍不踏实。他要求学习经典必须做到“信受奉行”,“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 (《思考》P66)。考虑到或许有人不听教化,便胁迫说:“我奉劝那些欲对经典发表意见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言。否则你的底线在哪儿” (《思考》P43)。至此,凡经历文革的人自然联想起尘封三十余载的记忆。那时要求人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结果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和损失。时过三十多年,刘力红老调重弹,又将这一套作为训戒用到学习中医经典上来,让人们盲目地全盘接受,人为设定学术研究禁区,用意何在?
正确的态度是,经典需要学习,但绝对不应盲从,不分精华糟粕全盘接受。当然,在没有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情况下,学术界理应保持必要的表面张力,一方面努力学习经典,掌握要领精髓;另一方面大胆理性质疑经典,敢于推陈出新。
九九中医资讯网(99中医)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